一年前离开的那个早晨,我特意要了一小碗山西刀削面。冬日的小城寒意袭人,应和着手里这碗面的滚烫,投射到内心,有一种别离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蔓延到舌尖上,流淌在面碗里,锁定在对旁边一起吃面的人的记忆中,更荡漾在对一个地方热气腾腾景象的挂念里。
大同刀削面。图源“大同日报融媒”
1
对于山西面食
我早有耳闻
在我生活的南方城市以及北方都市里
也有不少山西人开的面馆
颇受人们欢迎
我也算得上是常客
来山西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与这儿的面食有了更多近距离接触,结下了不解之“口缘”,从刀飞面舞的削面到细若发丝的拉面,从小麦面、高粱面、豆面、玉米面再到荞麦面、莜麦面,我真正体会到了山西面食“一样面百样做、一样面百样吃”的强大能力,真有一种“吃不尽的山西”的况味。俗语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之谓,这对于山西这个面食之乡来说并不为过。对我来说,连山西面食被称为世界面食之根也倍感亲切。
图源“人说山西好风光”
我曾工作过的忻州,堪称山西面食的缩影。忻州是中国小杂粮之都,自然就有因杂粮而生的面食文化,面条当仁不让地成为忻州美食的重头戏,红面擦尖、红面鱼鱼、手擀面、荞面河捞、莜面栲栳栳、手擀面、猫耳朵、剔尖……光是听这些名字,就能感到一种美食的强烈诱惑。其中最寻常的莫过于听忻州朋友介绍的擦圪蚪,据说这种面食做起来省事、吃起来舒坦,我也是在亲自品尝后才确信无疑的。圪蚪,圆形,因其形状像蝌蚪而得名。适合做卤面、汤面,可炒可烩,也可添加各种浇头。由于圪蚪做工不费时,且对面的软硬要求不高,使得制作过程简单方便,几次下来就俘获了我这个食客的心。
忻州面食
图片拍摄:张存良、郭耀华
令人惊叹的还不止这些,来到忻州,你会感觉倍有面儿。在这里,你可以遇见享誉全国的兰州牛肉拉面、北京炸酱面、四川担担面、吉林冷面、河南烩面、武汉热干面、重庆小面、陕西油泼扯面等等,几乎涵盖了中国面条榜单的绝大多数,更多的面则只待有人心探店淘宝,这还不包括忻州古城里网红创意的各种惊艳的好面,比如虾仁蟹粉面、黄鱼面、豌杂面、丸子面……忻州人经常自豪地称此地为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之地,我从面条这根线索往深里看,也多少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包容性。
刀削面绝对是山西面中翘楚,曾与抻面、拨鱼、刀拨面并称山西四大面食,也与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河南烩面、四川担担面并称中国五大面食名品,久负盛誉。我们直观看到的刀削面是这样的,中间薄,两边厚,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浇卤或炒或凉拌,均有独特风味,但刀削面的灵魂还需要被一味调料唤醒,才能让人吃得酣畅淋漓,如同经历一番征战杀伐。不消我说,山西人一定马上会喊出醋了。没错,刀削面里倒上山西老陈醋更有一番滋味。
忻州古城的刀削面店。张存良摄
这也许就是不少山西人,无论走到哪里,最爱的还是那一碗热腾腾的刀削面(有山西的朋友说,刀削面还是大同的好吃,到底是山西刀削面好吃,还是大同刀削面好吃,我就不评价了,还是留给“面客”们自己去品鉴吧)。一把刀,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产物,穿越数千年,与最柔软的面相遇,必然会擦出别样的火花,这火花,被不知名的刀手用平实、冷静而精准的语言表述出来:“刀不离面,面不离刀,胳膊直硬手端平,手眼一条线,一棱赶一棱,平刀时扁条,弯刀是三棱。”
如果说品尝刀削面是饱口福,那么观刀削面则大饱眼福。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山西举办过一次技术比武,众多削面高手云集一堂。他们同台竞技展示着各自刀功。一些削面大师的手法如此精湛,削出的面条每条长达21厘米,宽度仅2—4毫米,可谓细如发丝,匀如剪刻。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削面的速度,这些大师每分钟可以削下118刀,一个小时就能完成2500克面的削制,仿佛瞬间在你眼前把一座小山削掉了一样,给人目不暇接之感,着实展示了山西刀削面技艺的精湛和高超!
刀削面。图源“迎泽发布”
有一次,我到太原开会,天色渐晚,返程途中,顺便在路边的一家山西刀削面馆吃面,有面食师傅在大厅表演制作刀削面,我一边饶有兴致地观看,一边脑海中浮现出那段著名的顺口溜:“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心里不得不惊叹山西面食技艺之精湛和民间基础之深厚。当然,山西刀削面要吃好,除了醋伙计,还有蒜伙计也不能忘,一瓶味冲的醋,加上那么一小碟蒜头,这顿面就美味得不要不要的了。
在山西之外,吃山西刀削面似乎更有感觉,我曾在福建工作2年,吃了小区楼下面馆里不下200碗山西刀削面。我常常想起这段与山西刀削面“闽江之约”的岁月,总觉得好有“面子”。
兜兜转转,来了,又要走了,但是我与面条的故事还在继续着……
2
我们的碗里到底何时有了面
这确实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机巧一点的回答可能是
有了碗之后就有了面
甚至面可能早于碗就存在
虽然碗不全是为面而生
面也不是为碗而活
但却在此后人类饮食演变进程中
碗与面很多时候真的是相随相伴
不离不弃的
忻州大肉片汤。赵菁摄
中国吃面条的历史一定很长,像样的面条大致起源于汉代,那时面食统称为饼,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北魏。不过汤饼不以块或饼为单位,而是以片为单位,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里就记载过一碗面不过才十八片而已,我不知“片面”这个词是否就是受了面的影响,反正蛮有意思的。制作这片面时要用一只手托着和好的面,另一只手往锅里撕片,所以汤饼又叫托或饦,这叫法多么形象传神!
只不过,到了西晋,面条的叫法走上了反对自己的新路,直接叫成不托。哈哈,从托到不托,是制面人技艺的提高,是面条从粗变细、从厚变薄的瘦身历程,也是一个时代对面条的审美使然。《齐民要术》里就记录了两位面条界的瘦美人,一个叫“水引”,是将筷子般粗的面条压成“韭叶”形状;一个叫“馎饦”,也就是极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
隋唐五代时期,另外两位面条界的翘楚应运而生,一个主打冷峻,叫过水凉面,就是将面条煮熟后过冷水“冷淘”再吃,风味独特,诗圣杜甫十分欣赏,称其“经齿冷于雪”;一个也不甘示弱,主打筋道,制得韧劲十足,有“湿面条可以系鞋带”的说法。
据资料显示,“面条”一词在宋代正式登上舞台,做面的方式也有了很大丰富,除汤煮以外,又有了炒、焖、煎等方法,而且面上开始加荤素各种浇头。《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的面条,有四川风味的“插肉面”“燠面”,南方风味的“桐皮熟烩面”。《梦粱录》记载南宋面食名品,有“猎羊盦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熬面”“银丝冷淘”等。宋代都城开封也被形象地称为“面条之都”。的确,这座拥有五十万人口的国际都市比同期只有十万人的巴黎,更早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业街,街上鳞次栉比的食肆也比欧洲大型餐馆的出现早了五百多年,手擀面、刀切面、拉面……食肆中主流的面条做法就有三十多种。
剪刀面。赵学庆摄
在北宋,面条不仅是美食,还是治病良药,《伤寒总病论》就记载:“治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汤洗之……煮饼是切面条,汤煮,水淘过,热汤渍食之。”面条在北宋还埋着一条文明之路的伏笔,中国的面条文化席卷了东亚及东南亚各地,因此,“丝绸之路”又被誉为“面食之路”。
如何量产面条?大约在唐宋元之间有人就考虑到了,于是“挂面”出现了,“挂面”算得上是方便面的始祖。根据从事敦煌饮食研究的高启安博士考证,唐代将挂面称为“须面”或“酸汤挂面”。在敦煌的文书中,“须面”这个词出现了多次,并且曾经被装入礼盒作为礼物送人。有一个例子是,当时敦煌的一户人家,他们将“须面”作为婚俗中的聘礼。至今,仍然有很多地方将挂面称为“龙须面”。然而,第一次直接在古籍中出现“挂面”这个词的文字记载,是在元朝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他描述了一种以羊肉、蘑菇和鸡蛋来烹制挂面的方法,也说明在忽思慧之前,挂面已经存在了。
中江挂面村。图源小红书@STORY行走美学
生活不息,面条演变不止。唐宋之后,面条的品种发展更为迅速,花色更为繁多。元代《饮膳正要》中记载有“挂面”“春盘面”“山药面”“羊皮面”“秀秃麻面”等二十余种面条品目。明代又出现了技艺高超的“抻面”,也就是扯面,最早见于明宋诩的《宋氏养生部》:“用少盐入水和面,一斤为率。既匀,沃香油少许,夏月以油单纸微覆一时,冬月则覆一宿,余分切如巨擘。渐以两手扯长,缠络于直指、将指、无名指之间,为细条。先作沸汤,随扯随煮,视其熟而先浮者先取之。齑汤同前制。”
清代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面条,是乾隆年间出现的“伊府面”。这种面是清乾隆年间进士伊秉绶的家厨所创,是一种油炸过的鸡蛋面,即把鸡蛋面条先煮熟再油炸,可贮存起来,食用时下水一煮即可,色泽金黄,面条爽滑,可佐以不同配料,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速食面。
当然,此话如果传到袁枚、李渔耳朵里,可能会不以为然,因为他俩不仅是文坛大家,还是制面高手。袁枚能将普通面条吃出千百般花样——鳗面、温面、蟮面、裙带面以及素面,寻常面条也因他的个性点染而别具一格。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收录了他做的“五香面”“八珍面”,这两种面条分别将五种和八种动植物原料的细末掺进面中制成,堪称面条中的上品。
有面食专家注意到了二人制面的区别:袁枚注重汤,他最拿手者是作“鳗面”,做法是以大鳗鱼一条,拆肉去骨熬汤,汤中再入鸡汁、火腿汁、蘑菇汁,一大碗汤辅以极少量的面条,面条浮于上面,有若小舟荡于大海。李渔则注重面条,他的“五香面”不过是将酱、醋、椒末、芝麻屑和焯笋或煮蕈、煮虾之鲜汁五味和为一处,充作拌面之水,不再另外用水,如此一来,以滚水下之,则精粹之物尽在面中;他的“八珍面”也不过是将鸡、鱼、虾三物晒干之肉,与鲜笋、香蕈、芝麻、花椒四物,共成极翻之末和入面中,与鲜汁共为八种,主要还是突出面条本身。
意大利面。图源小红书@守望者
面条并不是中国饮食的专利。在面条发明者的问题上,中国人和意大利人相持不下了好多年。在国外,最有名的莫过于意大利面了,故意大利人也声称自己发明了面条。普遍认为,意大利面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意大利的。在面条刚被引入欧洲时,中国的面条已经进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繁荣期。但是也有一些人反对这个观点,认为意大利面和马可·波罗没有关系,更早以前意大利面就已经存在了。根据国外学者论证的文字描述中提到的所谓“面条”,实际上是把谷物和水混合,然后烤好的食物,更接近于“饼子”,而不是面条。不过,二十一世纪初在青海出土的4000年前的面条实物,似乎为这场争议作了一个有力的注解,那就是:中国是人类现存至今最早面条的发现地!
关于挂面,太久远的,只能靠查资料了,而儿时记忆中的家乡挂面至今仍是美好的回忆,每到晾晒挂面时,我和几个小伙伴就自觉当起了面条看管员,时时防止麻雀来啄面条。晚上,家里的大人给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满嘴吃出太阳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口馋。
3
生命不是理念
而是具体的冒着热气的生活
因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每一款面条都代表了一种文化
甚至代表着一个地方人们的集体习俗
如此悠久的吃面历史,使得碗里的面形态各异,丰富多彩,发展出擀、抻、切、削、揪、压、搓、拨、捻、剔、溜等做法,以及蒸、煮、炒、煎、炸、烩、卤、拌、烙、烤、干捞等调制法,从而演变成各地不同风味的面条,也展现了不同地域人们生活样态。
图源“人说山西好风光”
网上有好事者把各地的面串起来,写了一首打油诗,一看就是一位资深的面条吃货:“啥面香又甜,北京炸酱面。啥面狂又豪,洛阳大烩面。啥面粗又宽,兰州大拉面。啥面脆又干,天津散子面。啥面肉块多,西安臊子面。啥面油花多,太原刀削面。啥面蒜黄多,泰安打卤面。啥面羊汤多,包头疙瘩面。要说石家庄,有名龙须面。说俺太行山,更有很多面。一碗像朵花,那是猫耳面。一碗泡馍馍,那是手搓面。一碗放粗粮,那是河捞面。一碗有羊肚,那是嗒嗒面。一碗就大葱,那是擀杖面。更好是啥来,武安拽拽面。黄河中原人,精神当如面!”
世界范围内到底有多少种面,可能永远是一个未知数,不过,有个网站根据面条的知名度、味道、所获荣誉、网友评选等相关信息,曾经搞过全球十大最好吃的面条排行榜,可以让我们大致窥见世界面条的风采。上榜的面条分别是:兰州拉面、意大利面、日式拉面、北京炸酱面、日本乌冬面、朝鲜冷面、山西刀削面、日本荞麦面、夏威夷细面、四川担担面。这些面,绝大多数我都吃过,自我感觉还是中国的面最好吃,可能这涉及不同国别饮食风俗习惯,每个国家的面都有他们独到之处,也都有众多坚定的拥趸。我们自然不必对这样的榜单太过认真,没上榜的也不代表不好,只要经久不衰的,一定会有众多的粉丝追捧。比如北京的打卤面,上海的阳春面,陕西的臊子面、biang biang面,湖北的热干面,福建的八宝面,广东的虾蓉面,贵州的太师面,甘肃的清汤牛肉面,韩城的大刀面,河南的烩面、干捞面,西安的箸头面、菠菜面,等等,有细如丝线的面条,也有宽如腰带的面条,都是那种让人吃一次就留下深刻味蕾记忆的美食。
人们一般会认为,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爱吃米,大致上不差,但也不尽然,面条在南方人的生活里也占据有一席之地,有很多人也爱吃面条。不过,南方人和北方人在对待面条上确实存在诸多差异。南方人吃面原料多用小麦,吃得比较精细;北方人大多是小麦和杂粮并驾齐驱。南方人吃的大多是汤面,一边吃面条一边喝汤,很快就会有饱腹感;北方人则以吃干拌面为主,汤面为辅,也有人调侃说,南方人是吃“浇头”,北方人才是真的吃面,这也就是为啥南方人和北方人给人一个饭量小一个饭量大的原因吧。从口味来看,南方人吃得清淡,北方人口味相对重一些,喜欢在面里加上辣椒等调料体验那种味道。作为一个走南闯北的人,我大致是赞同这些说法的。
人往往对自己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难以忘怀,大多与饮食有关,于我而言,吃面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忻州,吃面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张存良摄
江淮大地上名目繁多的面食味道自然不在话下,乡愁中浸润着面食的滋味。我在大学时代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长春市一个街口名叫“加州牛肉面”的小馆儿,我从5元一碗牛肉面吃到了“6元时代”,经历了读本科、工作和读研究生,至今十分怀念这个带来美好记忆的面馆,或许今天这个店依然存在,或许早已进入了历史的洪流中。
有朋友到江苏昆山,我都会建议他吃一碗昆山的奥灶面,我在江苏工作多年,深知奥灶面称得上江苏美食担当。昆山人爱吃面真不是吹的,奥灶面也因此成为昆山的城市名片之一。备受欢迎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也曾到访昆山的奥灶馆,展示了这里的美食文化和特色。奥灶馆的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著名,一红一白,各自有独特的风味。根据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人们喜欢在冬春季节享用红油面,而夏秋季节则更倾向于白汤面。在品尝奥灶面的过程中,人们还讲究“五热”的要求,包括碗热、汤热、油热、面热以及浇头热。为了满足这个要求,人们会用开水将碗筷进行烫洗,这样既能消毒,又能保持温度。这种讲究温度的吃法使得即便在严寒的数九寒天,吃上一碗奥灶面仍能让全身感到暖和舒适。这也彰显了昆山人在饮食文化中对细节和品质的重视。我作为奥灶面的忠粉,每到昆山必来一碗,热腾腾的一碗面下肚,这一天都觉得过得很踏实。当然,关于奥灶面的科普,我向来是不厌其烦,乐此不疲的。
在江苏,奥灶面好吃,但好吃的不只是奥灶面,还有扬州阳春面、镇江锅盖面、常州银丝面、淮安长鱼面、徐州板面等等。原来,鱼米之乡,餐桌上同样很有“面子”!
奥灶面。图源小红书@kiko兔兔
天下面食,何其之多,而能够走进自己的生活中,亲口尝一尝,这又是何其幸运的事情。虽然现在距离不是问题,在一地也能够尝到很多面食的味道,不过,有些面食还是在原产地来上一碗更有滋味。来到闽南厦门,沙茶面是必尝的美味,经典的沙茶面口感鲜香浓郁,汤头由虾干、鱼干、葱、蒜、姜等十几种食材熬制而成,一口沙茶面,半日齿生香,沙茶面里浸泡着闽南人那种“爱拼才会赢”的进取精神;来到福州,等着你的是那碗香喷喷的线面,细长的面条常与海鲜或猪腰鸭腱等作为原料搭配,迎面而来的香味,诱惑着味蕾,这时候工作中的烦恼全部抛到脑后,需要珍惜的是岁月的静好与思念的绵长;来到莆田,当地的人们会给你推荐一碗卤面,选上好的骨段、熬成白花花的高汤,加入劲道的面条和各种海鲜干货,汤头鲜香浓郁,一碗肯定是不够的,这样的卤面熬制出了岁月的味道,也盛上了收获的希望;来到沙县,在众多小吃中,拌面是出众的食材,也是沙县小吃的招牌,具有香味浓、色泽鲜、原料简单、烹饪方式易掌握的特点,拌面的主要原料是面条和花生酱,少许葱花,拌面的独特香味,让食客流连忘返。之所以情有独钟地介绍这么多福建的面食,是因为自己曾经因工作关系,都一一在原产地品尝过,那般味道至今难以忘怀。
从南方转回到北方,京味的炸酱面自然是要吃一碗的,就仿佛老朋友相聚那般热切。吃的次数多了,对北京炸酱面的做法自然多了一些了解,一般是先将黄瓜、豆芽、葱丝、鸡胸肉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最后将面条煮熟捞出,把备菜码上,浇盖炸酱,就做成了炸酱面。在老舍的《四世同堂》里,祁老人待客,一句“你这是到了我家里啦!顺儿的妈,赶紧去做!做四大碗炸酱面。煮硬一点!”则标示出炸酱面在老北京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北京炸酱面。图源小红书@江先生不等位
兰州拉面亦是我舌尖上的常客。兰州拉面全称兰州牛肉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有“中华第一面”的美誉。我在兰州出差时曾品尝过正宗的兰州拉面,无论是清汤的透明与鲜美,还是牛肉的酥烂和面条的细腻,都令我难忘怀。必须说一下我的食“兰面”心得,兰州牛肉面出了兰州,味道就变了,不少地方的面馆尽管还能保留牛肉面的本质风味,但确实没那么地道了。我想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大凡吃过兰州地道牛肉面的人,在吃了兰州之外的拉面得出的结论肯定会是:“牛肉面还得是兰州的!”即便如此,无论在哪一座城市,当我看到兰州拉面招牌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向她奔去。
兰州拉面。图源小红书@瞎胡闹
“人间烟火气,最暖凡人心。”在我眼里,面条便是人世间极具烟火气的尤物。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碗面适合你,带你找到属于你的那碗面,带你找到最平凡的幸福感,这是纪录片《一面之词》的广告语,写得真是好极了,拍得也好极了。这部纪录片以“面”为主线,以“一面一城一群人”为思路,聚焦每一种面食背后的每一座城,聆听那些平凡人与面条的情怀故事。我看过这部片子,从粗犷的西北牛肉面到细腻如丝的烟雨江南细面,再到中原热辣的油泼面和岭南温情的云吞面,里面讲述的是不同地域的面条,亦能窥见背后的文化内涵。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对于真正吃面之人而言,必不可少的是吃面时的那种润滑灵动,那种吸溜的惬意,那种热乎劲,有些人爱吃干吃面,其实干吃与其说是吃面不如说是啃面更为中肯,可谓徒有其形而失其神了。是以在中国,面条又被称之为“吸溜”。在我看来,最能体现这一神韵的自然非刀削面莫属。吃面是人与碗的一次拔河,最后总是人赢了,而碗其实也乐得让人赢。一碗面变成空碗,是碗的胜利,永远的空碗心态。
4
三分面条,七分文化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
“条”
是工艺,是理念
是精神,是文化
而各种“面”
则是原料,是物质
我的思绪再次拉回青海出土的那碗面
那碗早已风干的面
凝结了先民的生存智慧
还有深沉的爱
从发掘现场,一幅灾难降临的末日景象浮现出来,其中一个坑中生动展示了四千年前惨烈一幕:两具骨骼紧密地融为一体,较大的骨骼属于一位母亲,她紧紧抱着她年幼的孩子。尽管两具血肉已化为尘土,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却深深地烙印在骨髓之中,并以这种悲壮的方式永恒地存续着。是什么力量使她们消逝不见却如此震撼人心?答案无疑是母爱的坚韧与无私,她穿越时空,永存于每一个心灵深处。
图源“新华网”
出土的遗物中,有一件遗物尤为引人注目,那是一碗裸露在岩层中的面条状遗物!这碗遗物长约50厘米,宽仅3毫米。根据考古人员的描述,这个红陶碗当时是倒扣在地面上,里面充满了泥土。而碗内的遗存物呈现出一种面条状的形态,已经风化,仅存薄薄的表皮,形状类似于蝉翼,但仍然保持着原本卷曲缠绕的形态。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泥土的密封作用,这个陶碗在被倒扣后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经科学分析测定,最终确认这碗面的主要成分就是被北方称为谷子的粟米。
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面条实物遗存,尽管在那个时候它还不叫“面条”。生命已逝,而面留了下来,灾难并没有摧毁掉所有真实而珍贵的事物。毫无疑问,这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面条充满了母爱的温暖,成为了珍贵而永恒的载体。这一充满悲剧又荡气回肠的发现,无意中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事实:虽然面条的发源地尚存争议,但人类最早的面条无疑是在中国发现的。
或许,那碗风干的细长面条可能在当时只是为了解决饥饿问题,并没有展现出多少深层寓意。然而,借助那份永恒的爱,后来的人们将长寿和延绵不绝作为美好祝福赋予了面条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生日宴会的最后一道菜往往是一根长面条,要求一口气吞下整条面,因此被称为长寿面。而在韩国的婚礼上,面条也必不可少,寓意着白头偕老和天长地久。在泰国传统庆祝日里,人们也会食用面条来表达喜事连连的美好愿望。日本人则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吃素面,祈求好运连连;除夕时也会食用面条,被称为年越面。这种细长的食物不止吃着舒坦,还有趣好玩,如同一条纽带,轻而易举就将中国的灶台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厨房联系在一起。
不得不说,寻常之物最是奇崛,看似习以为常的事物,往往一点也不缺深刻。
忻州拉面。冯晓磊摄
在历史长河中,一碗小小面条,千年飘香弥新,以河流的形状,以匍匐前进的姿态,穿越无垠时光,来到我们面前,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化交流和文明进步的使者。这碗面条,如同一条纽带,连接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制作面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其独特的风味和智慧融入其中,且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中不断丰富了自己的面条文化。人们常说“上善若水”,或许也可以说“上善若面”。当我们品尝一碗面条时,那腾腾的热气交织在一起,有若置身于祖先辛勤劳作和智慧生活的现场,恍惚间还让人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与碰撞,内心难免升腾起无限的敬畏和感激。每每想到此,我就禁不住浮想联翩,既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人都可以坐在一张平静的桌子上吃面,那么,从一碗小小的面条中汲取智慧,像面条一样自然流畅地交流交融,反复思考如何消弭全球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往来,灵活而不僵硬,坚持而不固执,总该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吧。
有人说,世间万物,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从面条来看,此话不假。
5
面条不仅在碗里
也在诗里
到底有多少面条穿肠而过
成就了美妙诗篇
令人浮想联翩
诗人刘禹锡在《赠进士张盥诗》写道:“忆尔悬孤日,余为座上宾。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古时生男孩是要食用面条的。这首诗讲述了诗人曾在友人家中为生子而吃面庆贺的快乐时光。重要日子,拿起筷子,举起汤饼,作为一种庆祝的仪式,体现了面条的重要地位,也成为暖心的情感表达。
把汤饼称呼为面条的,据说始于南宋韩世忠将军。绍兴十九年(1149),退隐在家的韩世忠过六十大寿,吃汤饼时想起夫人梁红玉,夫妻鏖战长江之畔的黄天荡,一时感慨,以“面条”之长喻长江之长、夫妻情长,方有面条一说。这件事的真实性如何,倒没人去计较,但人们乐意把面条与名人相提并论,倒引起我极大兴趣。
相传岐山臊子面是周文王姬昌率众斩杀蛟龙剁成很小的肉块做成臊子而成;刀削面则是由唐朝驸马爷、山西人柴绍始创的,因此它又被称作“驸马面”;剪刀面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太原读书练武、聚才谋义时所创,后来李世民果然以“剪面”之势攻取长安……这些传说无论真假,总之为一碗又一碗面赢得了厚重的出场。
岐山臊子面。图源小红书@孔子
文人吃面,自然是令人津津乐道的,如宋代黄庭坚有诗“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箸玉簪横”,把面条比作散乱分布的银线,蒌蒿几片像玉簪横放在面上,如此生动别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面条的深爱之情。陆游《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有句:“一杯齑馎饦,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意思是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和天上供奉的甘露相比,不知有什么不同,这是诗人的手艺自信,看似戏作实为对日常生活的礼赞。
从吃面生发开来,吃出别样的人生况味,往往就是更高级的吃法了。在这一层次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要数苏东坡和郑板桥。
苏东坡作为诗人,仕途经历坎坷,但其人实在有趣好玩,他在《贺陈述古弟章生子》一诗里自号“汤饼客”,这还不算完,居然在贬谪途中还玩出一个“不嚼面”。苏轼被贬至海南的那一年,他的弟弟苏辙也因连坐之罪被贬至雷州。两兄弟在广西梧州与藤县的交界处巧遇,路边正好有一个卖面条的小摊。他们决定一同品尝一下。然而,面条的味道极差,苏辙无法下咽,只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叹息不已。与此同时,苏轼却大快朵颐,甚至迅速将其一扫而光。他对苏辙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还要细嚼慢咽吗?”随后便笑着离去,留下尚在品味中的苏辙。苏轼的弟子秦观听闻此事后感叹道:“先生真是豁达,尽享美食之乐,却不在乎其味!”东坡“不嚼面”只是表象,从中可以看出两人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人生哪有事事如意一说,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无法左右,但依然可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我想,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人生智慧。智慧的人生就在于能够理智地取舍,既拿得起,也放得下。
苏轼与“不嚼面”让人看到大睿智,郑板桥与“红面条”则可见出真性情。郑板桥,一位诗书画俱佳的文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政绩虽然被他的名气所遮蔽,但一碗红面条却让我们窥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在担任范县和潍县知县期间,他以廉洁为官著称,经常化装平民,微服私访,为民解忧,赢得了百姓爱戴。有一年秋天,潍县丰收后,当地村民们为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特意筹集了蟹干、蟹黄、银鱼和面粉等食材,将其磨成了名为“红面”的食物。这碗面被称为“百户三鲜面”,寓意潍县百姓对郑板桥的感激之情。郑板桥接过这份珍贵的礼物时,深受感动,当即提笔赋诗《吃红面条》:“三碗红面胜大宴,黎民丹心犹可见。留得包拯正义在,泽加于民划心田。”
当然,作为大众美食,面条的诞生也与普通人息息相关。
我曾吃过的大名鼎鼎的武汉热干面,据传竟与一个叫李包的普通食贩有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汉口长堤街头的小贩李包,以卖凉粉和汤面为生。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他剩余了一些面条,担心面条会变质,于是将剩余的面条煮熟并沥干,然后晾在案板上,却不小心碰倒了案上的油壶,麻油溅到了面条上。李包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他就给这种面取名为“热干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自此以后,热干面意外出圈,成为武汉知名美食。真的有如此巧合吗?这是故事还是事实,姑且毋论,但李包的故事还是很有代入感的,它说出了名面的一个特性,就是偶然性。市井所津津乐道的,往往是机缘巧合而非刻意制作,仿佛这样的机会也会属于自己。作家池莉对本土的热干面就情有独钟,可谓一见倾心:“烫好就吃,埋头苦干,面对面看着,心生激情,好比陷入热恋。”亦有人吟诗:“一碗热干面,驱寒又温暖。百味香四溢,馋死天上仙。”是否能馋得让天上仙下凡走一遭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我也是无数热爱它的食客之一,无论是在“蔡林记”还是“蔡明纬”,当那黄而油润的热干面拌起,醇厚的芝麻酱留香唇齿,酸豆角、萝卜干脆声入耳,干柴烈火之心四起!“边走边吃”热干面算是武汉不成文的习俗,流传至今,被市民调侃为“生存必备技能”。有一次在武汉,我就遇到过这行走的风景,回想一下,几个人“边走边吃”,且大步流星,一滴不洒,你会感到那不是端着面,而是提着面,一碗面瞬间有了码头的豪横与剑的侠气,不知撩拨几多江湖儿女情长。
武汉热干面。图源小红书@房圆圆子
武汉热干面的传说故事并不孤单,山西刀削面的诞生,据说走得也是偶然性的路线,却有所不同。据传,元朝建立后,没收民间金属,并规定十户共用一把厨刀,使用后需归还官府保管。有位老婆婆将面粉与高粱粉混合,揉成面团,然后请老汉取刀准备切面。然而,刀已被别人借走,老汉在回家的路上无意中踢到一块薄铁皮,便顺手藏于怀中。回到家后,全家人都等着用刀切面。老汉取出怀中的铁皮,老婆婆将面团放在木板上,左手托住,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旁边开始切面。一片片面条落入锅中,煮熟后盛入碗内,再浇上卤汁食用。这种制面方法被人们所效仿,逐渐演变成现今的刀削面。显而易见,比起热干面,刀削面的诞生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那就是在没有刀的前提下创造了新的刀,也创造了一种新的刀法。吃刀削面时,那种面的棱角仿佛还在告诉人们曾经有一块铁来过!当然,这些流传坊间的面食故事今天无法考证,但是并不影响人们对“这碗面”的情有独钟。
吃面最有趣的是我在一本书里读到的一则故事。故事讲的是奇古拉国王经常向宫廷大臣和奶妈提出各种奇怪的要求。一天早上,宫廷大臣问国王:“今天的午餐用什么?”国王正在看书,他看到书中写有一条两公里长的路,就随口回答:“我要吃两公里长的面条!”于是,厨师们不得不找来一个最大的铁锅,将两公里长的面条煮熟。由于没有那么大的碗,他们只好把面条盛在一只大浴缸里。奇古拉国王吃了三天三夜,才把面条吃完。我记得当时读完这个故事后,自己忍不住捧腹大笑。这样夸张的吃面场景竟然被作者想象出来,本身也说明面条在人们生活中所具有的丰富的娱乐性和哲思性。
6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这个问题
其实很难回答
这就是许多哲学家
即便给出看似极为睿智的答案
却依然数千年来使人陷入困惑的原因
不过
我希望哲学家们先放松下来
吃一碗面
也许如此深奥的道理
一碗面就有答案了
不是有句俗话说“碗中天地宽,面里乾坤大”嘛!我的意思是,在这个并不太平的世界上,只要人类还能坐下来吃面,不管吃什么面,就一定能相互包容、和平共处,也许一些新奇的想法,一些对这个世界有好处的主意,就在吃面的当儿生发出来。
图源“迎泽发布”
人生如面,吃面就是品人生读文化。在人生的这口锅里,我是哪一种面,我想成为哪一种面,我能成为哪一种面,如何才能煮出属于自己的味道,这种味道又会在别人心中引起怎样的回味,我不禁有些浮想联翩。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个道理也适合于看待面条。对于我这样的资深汤饼客而言,一定也会经历三重境界,吃面是面,吃面不是面,吃面还是面。人到中年,我希望自己到了吃面的第三境界,面还是面,只不过努力使自己更加筋道。
刚出锅的面条。张存良摄
的确
从工作到生活
从天南到地北
一路行走
我总离不开这碗面
这一碗面啊
沉甸甸,香喷喷
也长相思,长相忆
我是这样
相信你也是这样吧
饭要经常吃
面要经常见
那么
有空让我们见一“面”吧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