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一行三人对定襄县的支柱产业——法兰锻造业在新常态下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出路进行了典型性深入调查研究,现就定襄法兰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思路提出以下意见。
一,定襄法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同质化竞争加剧了法兰企业的生存压力。
定襄县作为“法兰之乡”在全国乃至全球知名度都是极高的。全县法兰锻造业共有工商注册企业1002户,其中实体企业567户,其数量之多在于法兰产品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国外市场需求大,利润也相对可观,因而在2010年前后该县法兰企业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法兰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潜在的危机在新常态下直接导致法兰产品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这种同质化竞争在当前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大趋势下,无疑加剧了法兰企业的生存压力。
2、人才缺乏是法兰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定襄法兰企业的中高级技工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本地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二是从南方高薪聘请的中高级技工。真正从高等院校聘用的大学生寥寥无几。究其原因,首先是人才供需矛盾所致。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机械锻造专业毕业生相当缺乏。其次是我们的用工环境差。再次是待遇相对较低。与当地一般打工者的工资相比,法兰企业技工工资比较高,但是与南方或者大型企业的工资相比,还是比较低的。
3、生产设备落后,管理方式简单,企业效率低下。
定襄县的400多户规模相对较大法兰企业,大多起步较早,其设备在当时还算得上先进。但随着用户对法兰产品的规格要求和各种技术指标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这些企业的设备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亟需更新换代。
定襄当地的法兰企业大多属于家族式经营,简单化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必然导致产权不清、权力集中、决策独断,不能使企业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抑制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经营者观念陈旧,不敢创新。
首先,与南方人相比,北方人思想普遍保守,而地处晋西北的忻州也概莫能外;其次,法兰企业宁愿吃老本、简单模仿,也很难迈出创新这一步,主要是考虑,创新带来的风险会直接导致经济利益受损;第三,法兰企业经营者文化层次相对低,大多数经营者在经营中也在不断地学习和充电,但是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综合知识缺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