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头条>>正文
【走进36个国定贫困县】
决战贫困看河曲——拔穷根要有新理念
2016年05月23日 09时49分   山西日报

退耕还林探索脱贫新路

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又到植树造林季,后大洼村正循着这样的理念,探索他们的脱贫之路。 徒步爬上后大洼村北山梁,几十号人马正在挖坑种树。县林业站站长刘忠元,去年底被派到后大洼村担任第一书记,边挥着铁锹边聊自己的扶贫新思路:“因为带着扶贫任务,所以后大洼退耕还林种的是挂果早、收益快的仁用杏。”

“树木茂盛的乡镇每年至少多下三场雨”,刘忠元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话讲出了退耕还林的好处。在远处山坡,满是鱼鳞一样排开的树坑,那是前几年种下的松树苗。这无疑将对河曲生态带来长期效益,但农民的直接收益并不多。因此,在后大洼启动退耕还林时,他们动了不少脑筋。

刘忠元说:“单一追求生态的观念要变。种树是种绿,更是种富。”

后大洼北梁的山地已经平整,利用退耕还林资金可以种500亩仁用杏。贫困户刘明光一家7口,每人可以分到林地1.2亩。今年种树他格外上心,心中满是憧憬:“4年后挂果,每亩能卖3000多元。全家人均一亩,不愁致富。”

今年退耕还林还有一些不同。整地、栽种、管护等劳务最大限度地交给农民,让他们从栽树开始就有收入。刘忠元说:“这也是一种创新。”

将来的收入想得到,现在的收入摸得着。山坡上的仁用杏刚开始栽种,刘明光跟着专业造林队务工,每天已经多了近百元的收入。刘忠元介绍:“我们会把树木以后几年的管护也交给农户,除国家补贴,他们因此还会增加部分收入。”

为乡亲找到致富路,也要为他们“鼓与呼”。刘忠元建议:“如果能把各类扶贫资金整合使用,后大洼的致富路子会走得更顺。”比如,种树之后还有很多后续工程,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完善灌溉设施、购买农业机械等等,而这些工作已经不是他所在的林业站一家所能胜任。脱贫攻坚还需要各个部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

瞄准县情落实精准扶贫

对于河曲,该如何落实精准扶贫的新理念?我们站在河曲的山巅寻找答案。

从县城出发沿沿黄公路南行,再蜿蜒曲折盘山而上,便到达全县最高点翠峰山。举目远眺,春日的点点新绿难掩大地的苍黄。由于土壤贫瘠,地块分散,河曲农业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发源于河曲的《走西口》,唱出河曲不屈不挠、乐观豁达的精神,也唱出他们无奈的处境。

县水利局局长陶富荣说:“能把新理念落到实处就是创新。河曲开展的淤地坝建设、引黄灌溉、退耕还林等普惠工程,就是对县情的精准。”

南曲沟流域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涉及2个乡镇5个村。“山陡沟深立不住脚,水缺地薄下不了种”,在建设淤地坝之前,南曲沟就是这幅景象。上世纪70年代,河曲在该流域上游修建骨干坝1座,上世纪80年代又在主沟道建小型淤地坝22座,之后又利用世行贷款综合治理。几十年最终实现“土不下坡,水不出沟”,而且还造出良田5000亩,绿化荒山1.7万亩,周边大量农户因此脱贫。类似的工程,看似周期长、见效慢,但与扶贫攻坚并不矛盾,它会为贫困地区带来长期的效应。

“扶贫要扣紧县情”,河曲兴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满贵对此也深有感触。他的经历在河曲近乎传奇,“一个土豆带动了10万亩土地增收”。张满贵创新脱毒马铃薯推广模式,3年干完了30年才能干成的事情。这种模式让农户使用优良品种的成本从2400元/亩,降低到300元/亩。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经带动2.5万户农民增收,亩收入从600元提高到1500元左右。

张满贵说:“对这种具有普遍效益的事情,县政府非常支持,每年拿出百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户使用良种。”河曲气候、土壤、生产条件适合马铃薯种植,能够持之以恒十几年加以推广,本就是瞄准县情,精准扶贫。

现在还有一项针对县情的宏大工程正在推进。2009年上马的河曲引黄灌溉工程,从龙口水利枢纽引水,建设槽洞、管线33.3公里,可灌溉4个乡镇38个村的10万亩农田和11万亩林草地,6.1万人直接受益。2017年全线完工后,将实现全县人均一亩水浇地,河曲靠天吃饭的历史将成为过去。

2012年,引黄一期工程已经完工。首批受益的李家峁生态建设区,仅林木用水一项就节约1000万元。而农业则是节本增效双提升,农户李三全说:“水比油金贵,过去浇地肩挑车运,用不起也不好用。而现在水到地头,成本降了近五成,用得畅快,用得省心,玉茭一亩地能多打600多斤。”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对毗邻黄河的河曲曾经是一个梦,随着引黄工程的推进,梦想就要成真。河曲的实践也说明,路子对了、吃透县情,不仅能解决一时之困,更会成为福泽后世的惠民工程。(本报记者 段伟华 王少斐)

(责任编辑:李冬梅)

上一页 [1 2]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