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县聂营镇聂营村,一座看似普通的农家书屋,正以其独特的功能定位和实践创新,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涵养文明乡风的重要阵地。这里不仅是村民汲取知识的“充电站”,更是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传播文明的“文化枢纽”,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政策宣传的“红色课堂”。聂营村农家书屋始终将政治引领摆在首位,以“接地气、听得懂、用得上”为原则,将党的理论和惠农政策转化为贴近村民生活的语言。通过定期举办政策宣讲会、播放专题纪录片、发放图文手册等方式,让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书屋还邀请农业专家结合政策解读技术趋势,帮助村民用新理念武装头脑。
技能培训的“致富摇篮”。书屋紧扣村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开设技能培训课程。针对外出务工群体,提供就业政策解读、权益保障指南;面向留村务农的村民,则重点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特色种养殖知识。
文明新风的“播种机”。书屋以文化浸润为抓手,通过读书会、道德讲堂、家风故事分享等活动,将文明新风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村民赵阿姨说:“现在红白事比排场的少了,邻里纠纷也少了,大家有空就来书屋看书,风气越来越好!”书屋还通过组织亲子阅读、非遗技艺体验等活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乡村交融共生。
基层治理的“稳压器”。书屋创新“文化+治理”模式,设立“法律图书角”,配备《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实用法律书籍,定期开展普法讲座,培养村民法治思维,营造出“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和谐氛围。 (本报记者 王阳)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