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2025>>保护生物多样性>>正文
【人与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5年04月08日 10时25分  

张晓玲

我省南部中条山东段,镶嵌着华北地区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斑块状原始森林——混沟原始林,这里峰峦苍翠、飞瀑直泻,垂阴覆地、枝干参天,飞禽穿梭觅食、走兽跳跃嬉戏。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福祉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比如,经过多年全方位保护,混沟原始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达到1.84,林内负氧离子平均浓度1900个/cm³,空气质量达Ⅰ级标准,享有华北“绿肺”美誉。林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记录到有443种维管束植物和111种陆生脊椎动物,保育着金钱豹、原麝、红腹锦鸡、大鲵、黑鹳、连香树等32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动植物,以及青檀、山白树、暖木、软枣猕猴桃、铁木、苍鹭、复齿鼯鼠等30种山西省重点保护动植物和174个中国特有种。这里不仅被称为“华北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更是暖温带阔叶古树植物园和金钱豹等珍稀濒危物种扩散的重要廊道。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形式。我省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类型,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监测,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提升。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了胡桃楸、野大豆、刺五加、水曲柳、无喙兰5种国家Ⅲ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褐马鸡、黑鹳等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山西阳城莽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绞股蓝、太行山玄参、火烧兰和杓兰等4种植物新记录种和桑林地星真菌新物种。

随着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执法能力持续增强,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金钱豹成为全国分布最多的省份,褐马鸡从吕梁山扩大到太行山,30余种植物和17种鸟类在省内有了新分布、新纪录,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域不断扩大,种群数量稳步增加。

保护生物多样性,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与受益者。我们要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者为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