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2025>>保护生物多样性>>正文
【人与自然】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025年04月08日 10时23分   山西日报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其与所外的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单位的动态复合体。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组成、功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等,包括森林、草原、湖泊、海洋等各种类型。它们为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提供气候调节、水土保持、水资源净化、空气净化、疾病控制等服务,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不同种类生物的丰富程度。这包括了从最小的细菌到最大的哺乳动物等各种各样的生物体。物种多样性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稳定程度。丰富的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能源等多种资源,同时也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成中遗传特征的多样性,包括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性。这种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每个个体都拥有独特的基因组合。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高,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越有可能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

本报记者整理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