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定襄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赴山东省办理一起执行案件时,面对被执行人资产已被多家法院查封、本案执行陷入“无财产可供执行”困局的情况,没有简单选择终结程序,而是通过细致勘查,在厂区角落发现一批长期堆放的废旧锅炉边角料,并以此为契机,耐心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最终通过以物抵债的方式成功化解,维护了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
该案的申请执行人为定襄某锻造有限公司,被执行人系山东某锅炉公司。因涉及多起债务纠纷,被执行人名下厂房、银行账户、车辆等资产已被多家法院查封、冻结,涉案总金额高达6000余万元。此次执行的案件标的额虽仅20余万元,却陷入“执行不能”的困境。
为打破僵局,定襄法院执行局3名干警于9月中旬赶赴山东。抵达后,他们立即冒雨实地勘查该锅炉公司经营现状。尽管公司主要资产已被冻结,细心的干警却在厂区角落发现了一批被长期堆放的废旧锅炉边角料。执行干警迅速判断,若依法予以变卖,所得款项或可覆盖本案执行标的。
起初,被执行人抵触情绪强烈,拒不配合执行。面对困境,执行团队没有机械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双管齐下,一方面与公司负责人沟通,多次释明法律后果及灵活处理的可能性,引导其认识到配合执行才是摆脱困境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迅速清点废旧锅炉边角料、联系评估人员进行价值估算。
在执行干警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同意接受该批废旧锅炉边角料折价抵偿债务,被执行人亦承诺将积极配合后续处置工作。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