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岢岚县岚漪镇西街村四周,建于明代,属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850米,南北1100米,分布面积203.5万平方米。现存东墙残长1039米,西墙残长947米,南墙残长1600米,北墙残长1750米。墙体基宽6—15米,顶宽3—11米,残高5—12米。土质夯筑,外包砖石,夯层厚0.08—0.2米,包砖厚1.3米。现存东、南、北3座城门及瓮城,东北角角楼和5个马面。1984年8月18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9月1日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8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地下(含水下)文物的保护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应当建立保护责任评估机制,开展年度评估检查,将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地下文物保护规划。经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认定的大型古遗址、重要古代城址和其他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存应当编制专项保护规划。地下文物保护规划和专项保护规划应当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