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事实上,氢能已成为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我国在多项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中均明确提出支持氢能发展,体现出国家对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视。
对于富煤少油的我省来说,这类政策的推动又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我省拥有全国最大的焦化产能,焦炭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焦炉煤气的含氢量约为60%。鲜有人知的是,被视为清洁能源的氢能资源,是我省的一大优势。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氢气主要来自煤炭,煤炭炼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氢气。从制氢的成本看,煤气化制氢的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竞争力。
中国氢能联盟编制完成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称,氢能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
这意味着,我省的煤炭既能为国家能源发展带来更高稳定性,也能为我省抢占氢能“风口”充分发挥作用。氢能的利用俨然被赋予能源革命“旗手”的希冀。从黑色焦炭到绿色氢能,不难看出,我省未来还拥有更多绿色发展潜能。
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我省氢能资源丰富、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目前,已初步形成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等产业,并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还率先实现了氢基还原铁技术的突破。
但整体看,我省仍处于氢能产业初期培育阶段,存在龙头企业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产业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产业关键装备制造基础薄弱、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目前,我省制氢、储氢、运氢及应用还未形成高效完备的产业链。怎样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去年年底,《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将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聚焦氢能制备、储存、输运、应用全链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装备自主可控能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入融合发展。
根据《规划》,我省围绕氢能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将推动省内创新资源与国内外知名机构、龙头企业联合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强化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建立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
氢能产业链是我省遴选确定的首批十大重点产业链之一。推动氢能产业链建设是我省落实“双碳”战略、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打造氢能产业新高地的重大举措。围绕制氢、储运、加注、应用等方面,我省加快氢能产业链培育建设,促进氢能产业链提质升级。
对此,《规划》明确,支持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氢能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推动氢能工程化、产业化。同时,鼓励氢能重点企业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氢能创新资源集聚区创建科创飞地,开展项目合作与技术引进,创新高端人才柔性引才引智机制,强化合作交流。
政策红利正在不断显现。种种信号表明,我省不仅要大力贡献氢能源,还要把氢能源用足用好,以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添砖加瓦。发展氢能产业链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巨大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充分展示出来。相信未来,氢能产业将成为我省充满绿色气息的靓丽名片,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王蕾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