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雄关而今从头越
——偏关县砥砺奋进创建国家卫生县
2023年11月02日 10时34分   忻州日报

关山足奇变,边城复清美。

在金风送爽的季节,历史悠久的偏关县城处处生机勃发。周边群山松柏挺立、满目苍翠,公园广场景色优美、环境宜人,大街小巷交通顺畅、秩序井然,老旧小区整洁干净、安宁和谐,农贸市场规范有序、焕然一新……这个自古以来农耕和游牧两大文明碰撞融合的地方,正彻底改变过去“脏乱差”的形象,散发出越来越迷人的魅力。

偏关县城的改变,来自于创卫。多年持续努力,使得该县连续八年荣获“山西省卫生县城”的称号,并在2020年8月正式发出创建国家卫生县的动员令。

三年不懈坚持,三年艰苦奋斗,三年砥砺前行。三年来,偏关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全面打响创建国家卫生县攻坚战。11万偏关人民上下同欲、勠力同心,用激情逐梦美丽城市建设,用创卫的彩笔描绘着“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动人画卷。

偏关,因创卫正发生着化茧成蝶的嬗变。

使命——民心所向 政之所往

偏关,自古以来便是边关要塞中的一颗耀眼明珠,长城和黄河在此握手,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因植树造林而闻名全国,代代传承的“较真,较劲,不叫苦;真穷,真苦,真实干”的“绿魂”精神,更是支撑当地发展的不竭动力。

然而,多年前的偏关县城却不尽人意,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农贸市场规格较低,小商小贩阻塞交通,“脏乱差”现象令市民诟病,人们戏称“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偏关人民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如何顺应民意,改变“脏乱差”的形象,提升县城人居环境,成为县委、县政府亟待破解的课题。兄弟县市先后创卫成功,让偏关县看到了破题的希望。

在偏关创卫,谈何容易。这个曾被世行官员判定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自然环境恶劣,地势高低错落,居民依山靠沟层叠而居,很多街巷狭窄得错不开摩托车,历年垃圾沉积山沟,3000多座修在户外的简易厕所充满异味,多年的陈规陋习难以改变……这注定了偏关创卫之路,要比别的县市走得艰辛。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再艰辛的道路,偏关县委、县政府也决定走下去。2014年,偏关县老营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是偏关县在创卫道路上的成功探索,县城创卫前期工作也从此开始。

要创国卫,先创省卫。从创建山西省卫生县城开始,偏关县城逐步改变着自己的形象。连续八年荣获“山西省卫生县城”的称号,既是对偏关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县城品位的肯定,也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创则已,创则必成。2020年8月21日,偏关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县动员大会,对创卫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全力以赴,以决战的姿态、决胜的信心,一鼓作气、一气呵成打一场创卫攻坚战,确保创卫目标如期实现。

偏关县城鸟瞰。 本报记者 张存良摄

举全县之力,赋全县之能。

偏关县委、县政府将创建国家卫生县作为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部署创卫工作,成立了创建国家卫生县工作领导组(总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总指挥,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常务副总指挥,10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副总指挥,并从全县多个单位和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17个工作组,监督推动创卫工作。

县委书记杨晓宏掷地有声:创建国家卫生县是偏关县“三绿”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造福社会、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责任、创新举措,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更有成效的工作推进创卫,确保一举成功。

县委副书记、县长高跃龙表示,要通过创卫,使偏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县城更宜居,让群众吃得放心、住得舒心、活得健康,让生活在偏关的群众都感到骄傲和自豪。

机制——建章立制 令行禁止

创卫,是对偏关县的一场大考,比拼的是构建高品质县城的视野和气魄,考验的是县城管理者砥砺奋进的智慧和担当。

“创卫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把创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建立起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短期补短板、中期促提升、长期常巩固,用制度来保障创卫。”县委副书记孟勇说。

——联席会议机制。由创卫领导组定期召集各相关部门、乡镇,分析创卫形势,通报工作情况,加强部门、乡镇沟通,密切合作,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宣传动员机制。抽调新闻骨干人员和网络宣传人员组成宣传组,根据创卫不同阶段,策划不同的宣传主题开展宣传。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开辟专栏,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和培训讲座,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国家卫生县创建中。

——现场办公机制。领导组、工作组、片区负责人经常深入一线现场办公,查找整改各类问题,协调解决各种困难,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安排,促进创卫工作稳步推进。

——问题导向机制。开通便民服务热线,组织热心群众建立微信群,在县创卫办设立来人来信接待处,随时接收群众关于创卫工作的意见建议或举报线索,并将各类问题分解到工作组、片区及有关部门,限时办结。

——督查问责机制。成立督查推进组,适时开展创卫工作跟踪问效,公开通报督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对组织不力、行动迟缓、失职失责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问责。县融媒体中心派出记者,对包联单位责任路段的盲区和死角进行曝光,形成强大舆论声势,促进责任落实。

——奖惩通报机制。坚持每周对各片区、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周通报、月汇总、季总结,通过约谈、现场督办、奖优罚劣等措施,激励先进、督促后进。

创卫冲锋号已经响起,“六大工作机制”已经落实,全县上下闻令而动、争分夺秒,创建国家卫生县的攻坚战、全民战迅速打响,疾步推进。

引领——干部带头 全民参与

这是一场难打的硬仗,也是一场系统化的战役。如何打赢这场战役?离不开干部主动作为,更离不开群众积极参与。

创卫工作开始后,偏关县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入社区、进市场,专题研究、暗访巡查……用脚步丈量每条街巷,在现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创卫“查漏补缺”,确保各项创卫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县委书记、县长经常深入背街小巷、单位社区走访群众,走上街头检查卫生,并组织现场办公。尤其是在创卫最紧张的时期,每天早上5点开始晨查,带领有关部门现场解决问题,安排当天工作。

县级主要领导不仅要当好“规划师”,同时还要做好“施工队长”,主动包联县城条件最差、工作最难的片区,主动解决最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在分配旱厕改造任务时,更是每人承担起80座的任务,比其他县级干部多出30座。“他们每人80座的任务都是县城最难完成的。”一位熟悉情况的工作人员说。

创卫工作纷繁复杂,仅靠几个领导、几个部门难以完成,于是包括驻偏关单位在内的全县所有部门单位被发动起来。县创卫总指挥部将城区划分为37个片区,由县级领导担任片长,组织开展机关干部进社区“千人清洁活动”。各片区进一步细化为网格,落实到全县104个单位,按照片区为主、单位负责的原则,把目标任务按7大项45小项指标进行了细化、量化。每周向片区、新关镇和窑头乡、县直各单位和驻偏单位下达创卫共性和个性目标任务。

修整残垣断壁、粉刷外墙立面、清除杂草垃圾……“我们长期有人在包联的网格片区服务,不仅要做好清理整治维护工作,还要直接面对住户宣传创卫,让人们树立起卫生意识。”偏关县税务局局长闫晶表示,作为精神文明标兵单位更要起到带头作用,不能为驻偏关单位丢脸。

每周一次走进网格片区开展清洁整治,成为包联单位的常规动作,也是“千人清洁活动”的重要内容。包联单位的党员干部既当战斗员,又当宣传员,用苦干实干改变着包联片区的面貌,用耐心讲解转变着群众的卫生观念。

创卫是为了群众,创卫要依靠群众。为发动群众参与创卫,偏关县通过融媒体中心和政府网站开辟了《创卫进行时》《创卫宣传栏》《创卫动态》等专栏,在县城主要街道、公园、单位、社区设置创卫公益广告牌和宣传教育栏,利用单位、门店的电子屏滚动播放创卫内容,发放宣传画册3万份,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把创建工作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创卫氛围,提高了群众对创卫的知晓度,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领导干部忙前忙后,都是为了让咱的生活更舒坦。”县城的群众颇有感慨。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调动起积极性的群众主动参与到创卫中来,与全县干部一起,以寸土不失的标准,共同掀起改善环境、建设县城的热潮。

县城主干道管网铺设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张存良摄

行动——除陋革弊 攻坚克难

对照国家卫生县标准,偏关县有很多地方需要“补课”,特别是“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一些陈规陋习在作祟。

偏关群众经常调侃的几大怪事,道出了生活中的陋习和不便——摩托没有倒车镜、厕所修在家门外、依山靠沟层叠居、盖房随意出路窄……这次创卫,便是要打破陈规陋习,为群众提供健康便利的生活环境。

摩托车没有倒车镜是因为在小街小巷中影响错车,倒车镜被卸掉。其实影响错车的,是每家在门口修的炭池子、堆的杂物和搭的违建,侵占了本就不宽的街巷。

偏关创卫攻坚战首先从街巷整治开始。多年形成的陋习如何让群众一下改变?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先动员自己的亲戚,把炭池子和杂物挪到自家院子里摆放整齐,拆除了违章建筑。”偏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崔建国介绍道,“然后动员群众自己动手,个别行动不便的群众,我们帮他挪拆。”

在拆除69处违章建筑、223处乱搭乱建,挪走炭池子后,偏关的街巷显得宽敞了许多,大部分路段车辆可以顺畅通行,感觉到方便的群众向一线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来过偏关县城的人对随处可见的厕所印象颇深,3000多个简易旱厕是脏乱差的重要源头,创卫必须要改造旱厕。

偏关县确定了县处级领导包网格、包旱厕改造任务的“双包”工作制度,在县城掀起了“厕所革命”,在克服了旱厕清掏等困难后,拆除所有的简易旱厕,因地制宜建起完整水冲式厕所和通风改良式厕所,做到干净、整洁、通风、无臭,切实解决了群众“如厕难”“如厕脏”问题。目前,县城共改造旱厕3827座,公厕数量达到70多座,城市的苍蝇少了、病媒生物滋生点少了。

过去的偏关县城缺乏整体规划,群众盖房预留的出行通道宽度不够,再加上地势高低错落的限制,形成了众多狭窄的街巷,不仅车辆通行不畅,也给街巷硬化、供水和排污管道铺设造成困难。

有困难怎么办?投身创卫热潮的工作人员用实践证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型机械进不去的街巷,就用小型机械;小型机械也施展不开的小巷,就人工挖掘操作,并采用多种防护措施,避免伤及两旁房屋的地基。特别是铺设排污管道时,在房屋安全距离不够的地方,采用波纹管外套水泥管的方式进行铺设,确保不出问题。

在相关部门、工程队伍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供水管道接进了家家户户,自来水覆盖率由92%提升到99.28%,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排污管道将众多家庭的生活污水接引到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6.2%;优化了路网体系,踏铺改造了小街小巷,告别了“水泥路”“扬灰路”。

创卫前期,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偏关县聚焦人民群众健康,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机构、人员、设备、经费、工作“五落实”,开展各类健康宣传和巡讲活动,设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目和版面78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20年的20.33%提升到2022年的26.52%,群众健康意识呈现稳步提升态势。深入开展控烟禁烟工作,设置禁止吸烟标识,积极推动无烟单位创建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县无烟党政机关、医疗机构、学校建成比例达到97.62%。

一个个行动,赢得了一次次认可;一个个难题的化解,彰显了这座县城对广大群众健康生活的高度责任感。

巨变——边塞雄关 焕发新姿

壮心上下勇求索,风定池莲自在香。

一座城市的蜕变,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如今到偏关的游客,都为县城的变化所震撼。曾经被遮掩的南城门和城墙,在拆除600多平方米的建筑后,显露出高大雄伟的身姿,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穿过南城门,便是熙熙攘攘的步行街——古城大街。街道两旁的店铺窗明几净、干净整洁,广告牌匾整齐而又不失特色。“我们免费更换不符合创卫标准的广告牌匾960余块,统一重新规划安装,一些美观大方的牌匾则予以保留。”偏关县市场管理局局长李贵荣介绍道。

相关数据显示,县城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有效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餐饮服务单位实行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高于95%,鼠、蟑、蚊、蝇密度连续三年达到国家标准。

距古城大街不远的好又多生活购物广场,货品琳琅满目、摆放整齐,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被防蝇防尘罩遮盖,冷冻食品储存符合温度要求,白面、杂粮、食用油等都摆放在木头架子上,做到隔墙离地、防鼠防蟑。老板表示,创卫对超市要求虽多,但是好处也多,必须按照要求做,这也是对消费者负责。

靳宣个体诊所配备了执业医师、执业护士,严格执行门诊日志登记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我们与忻州市安康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该公司处理偏关县的医疗废物,每48小时一次。”偏关县卫健局局长胡建国说。

建于文化广场旁边的太府农贸市场更多承担着夜市的功能,新建的雨棚为经营户遮风避雨,在经历了煤改气、气改电后,所有灶具都使用更加环保的电器。县城内新建改造农贸(便民)市场5座,解决了占道经营问题,极大地方便群众购物。

过去的文笔大街既是偏关县城的主街道,又是南来北往车辆的主通道。现在一条新的绕城公路已经建成,过境车辆由县城外面绕行,文笔大街在经过改扩建后,真正承担起城市道路的功能。除了文笔大街,偏关县还对11条主街道实施排水改造,对13条小街巷进行维修维护,对桥梁、广场、牌楼、公园以及街道路灯进行维修改造,路灯亮化率达到100%。

为保证县城街道的干净整洁,偏关县对县城76万平方米保洁区实行第三方托管,推行分等级精细化管理,增加保洁工人,配置环卫车辆,启用垃圾中转站、粪便集中处理场等设施,不断提升县城环卫保洁水平,建成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新建改造的5处停车场,大街两旁的临时停车位,有效解决了有车族的停车难题。但是还存在个别车主逆向停车问题。“我们一般先开一个告知单,提醒车主车停的方向不对,给车主一个整改机会。但是车辆严重违章违法行为,就必须接受处罚。”街头执勤的交通民警表示。今年7月至今,偏关县交警大队共清理违规乱停乱放摩托车、电瓶车860余辆,清理街面两侧僵尸车30多辆,处罚各类违法违章行为1000多辆次,同时开展了农用机动车违法载人专项整治,县城道路交通秩序大为改观。

站在东山顶上的文笔塔下,可以看到偏关县城被苍翠的青山环绕,对面西山上的护城楼在茂密的树林中耸立,街巷两旁的行道树像哨兵一样分列两旁,片片绿地点缀在县城中间,清澈的关河穿城而过。1.41平方公里绿地面积使得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6.9%,空气、声、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优美的生态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唯有奋斗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偏关县干部群众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县城的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地更净了,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很大提升。

如今的偏关县城旧貌换新颜,惊艳了世界的目光,一个生态、文明、和谐、健康的卫生之城正在长城边塞、黄河岸边傲然崛起。(记者 杨峰雷)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