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河曲县立足新就业群体发展实际,完善领导体制,严密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引领推动新群体成为促进基层治理的新动能。
领导统筹强有力。健全管理体系。动态调整县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建立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社工部主要负责,行业主管各负其责,乡镇社区属地管理的工作机制,将新就业群体党建纳入每年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联系机制。按照全面覆盖、全域指导的原则,将全县7家快递企业、7家物流企业、2家外卖平台企业全部纳入联络范围,通过座谈交流、调研指导、助企解困等方式认真听取企业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为新就业群体送政策、送服务、送保障,引导新就业群体听党话、跟党走。
组织体系全渗透。优化行业党委。撤销快递物流行业党委,成立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完善运行机制,选优配强党委班子,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党建工作的指导,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强化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力量。攻坚“两个覆盖”。组织县城建交通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工作小组,每半年对全县新就业群体进行拉网式排查,了解企业运行情况、从业人员情况、党员队伍情况、党组织建设情况、负责人情况以及未建立党组织原因,建立工作台账。规范组织生活。推广“行业党委+新业态党组织”“社区党组织+新业态党组织”模式,丰富联建共建形式,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提升新业态企业组织生活质量。
关心关爱细无声。延伸群团触角。党建引领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在党组织应建尽建的基础上,成立河曲县快递行业联合工会,覆盖顺丰、京东、圆通等快递企业,吸纳新业态企业会员120余人,成立共青团河曲县快递行业工作委员会,负责快递行业共青团工作。建设“暖新”驿站。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筹整合资源,建设10个“暖新”驿站,打造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温馨港湾,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雨可用伞、手机充电等服务,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1400余人次。实施暖“新”行动。整合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各社区等多家单位资源,面向新就业群体开展“防暑保安康”、职业培训、证照办理等活动。
基层融入显成效。建立平急转换机制。平时,20余名快递、外卖小哥到社区报到,发挥走街串巷、遍布城乡优势,在交接班休息、送餐送物途中发现并反馈辖区周边的小微问题,推动精细化治理水平。急时,各社区迅速把新就业群体整编入列,推动入网入格,成为应对大战大考的“流动前哨”。目前,已将212名新业态从业人员编入42个网格中。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吸纳辖区外卖、快递物流企业为“大党委”成员单位,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组织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合力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今年以来,社区为新就业群体解决电动车充电、小区进门难等急事难事15件,快递物流企业与社区结成共建项目3个。探索常态长效机制。将新就业群体报到服务纳入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范围,通过积分兑换激励服务,提高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菅泽民)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