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生活资讯>>正文
“药驾”致反应迟钝 出隧道时撞到了路边
提醒:这些常见药物可能产生影响驾驶的副作用
2025年11月05日 15时58分   山西晚报

流感病毒来袭,不少人“中招”。在需要驾车出行的群体中,抱病坚持、服药后继续握方向盘的情况并不少见。11月4日,山西交管部门发布提醒,服药后驾车的危险程度,可能丝毫不亚于酒驾。

11月1日,感冒服药后,赵先生驾车驶上了高速公路。起初,他并未感到异常,然而行驶约半小时后,他感到一阵阵头晕目眩,眼皮也越来越重。“开始以为是累了,就想坚持到下一个服务区。”赵先生说。但药物的镇静作用如潮水般涌来,他的反应速度明显下降,对车辆的控制也开始力不从心。

高速公路监控录像记录下了惊险一幕:赵先生的轿车在行车道上开始不规则地左右摇摆,即所谓的“蛇形走位”,几次险些擦碰到相邻车道的车辆,引得后方车辆纷纷鸣笛避让。最终,驶出一条光线骤变的隧道时,车辆撞到了路边。赵先生说,自己并未饮酒,当时也是上午,并没有疲劳驾驶,推断体内的药物成分是导致险情的主因。

十大类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产生影响驾驶副作用的常用药物,需要驾驶人特别警惕。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氨酚仿麻美芬片、氨麻苯美片等;镇静催眠类药:如阿普唑仑、地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唑吡坦、佐匹克隆等;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以及含有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复方感冒灵、维C银翘片)等;抗高血压药:如氢氯噻嗪、可乐定、利血平、雷米克林和硝苯地平等;心脏病用药:各类心脏病治疗药物;降血糖类药:易导致低血糖的药物,如含格列本脲成分的降糖药、胰岛素和磺酰胺类药物;抗抑郁和焦虑类药:如盐酸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噻吨等;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等;抗病毒药:如金刚烷胺等;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面对“药驾”隐患,驾驶人应如何主动防范?结合交警部门的建议,以下四步至关重要:

首先,开药时主动询问。医生开具处方或自行购买非处方药时,直接询问:“这个药会影响我开车吗?服用后多久能开车?”获取专业的用药指导。

服药前细读说明。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禁忌】栏目。如果出现“可见嗜睡、困倦”“避免驾驶飞机、车、船,操作精密仪器”等明确警示语,则服药期间应绝对避免驾车。

服药时严守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药,切勿自行增加药量。超量用药会显著增加副作用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

服药后审慎驾驶。服药后,原则上应尽量避免驾车。如果确有必要驾驶,必须预留足够的休息时间,等待药物血药浓度峰值期过去,副作用减弱后再出发。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杨晶 实习生 郭蕙宁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