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生活资讯>>正文
【出行“小毛病” 安全大隐患】这份安全手册请查收
2025年07月24日 10时36分   山西日报

暑期来临,不少人已经做出自驾出游的打算,享受愉悦的旅行,但你以为的安全习惯,可能是致命陷阱:后排不系安全带致前排伤亡率翻倍,雨天不开灯追尾风险激增,甚至车内一瓶香水都能引爆自燃……交通安全无“小事”,那些被忽视的日常细节,正悄然织成事故网。交通安全,从纠正一个“小错误”开始!

车内放置易燃物:隐形“炸弹”

误区:夏季将香水、打火机、充电宝放中控台。

风险:阳光直射下密闭车内温度可达70℃,易燃物爆炸引燃内饰(多地发生自燃事件)。

正确做法:清理中控台易燃物,选用遮阳挡或停车阴凉处,常备车载灭火器。

远光灯滥用:影响他人视线

误区:夜间在照明良好路段或会车时开远光灯。

风险:强光致对向司机/骑车人瞬间致盲,引发碰撞或冲出道路。

正确做法:照明良好路段用近光;会车150米前切近光;跟车不用远光;遇强光闪灯提醒而非对射。

与大车抢行/并排:忽视内轮差和盲区

误区:非机动车/行人贴近大货车行驶,或在其转弯时抢行。

风险:大车盲区致命,内轮差(后轮轨迹比前轮靠内)可碾轧进入区域的非机动车/行人。

正确做法:远离大货车!不并行、不抢道、不在其转弯时进入侧方区域。

怀抱婴儿坐车:致命错误

误区:家长抱着婴儿坐车,以为双臂能保护。

风险:40km/h碰撞下,婴儿会以100公斤冲击力飞出,或被成人身体压伤。

正确做法:婴儿必须使用反向安全座椅(0-4岁),座椅安装在后排,远离气囊。

雨天不开灯:“灰蒙蒙”隐身术

误区:小雨或阴天觉得“能看清路”就不开车灯。

风险:低能见度下车辆与灰色路面融为一体,后车无法预判距离导致追尾。

正确做法:只要雨刷动,立刻开近光灯!暴雨时加开雾灯(忌开双闪干扰转向提示)。

行人“低头族”:过马路看手机

误区:看手机/戴耳机过马路,不观察路况。

风险:无视信号灯、车辆盲区,反应延迟导致被撞。

正确做法:过马路前收手机、摘耳机,举手示意,左—右—左观察,快速通过。

鬼探头:从障碍物后突然冲出

误区:行人或非机动车从公交车、绿化带等视觉盲区突然横穿马路。

风险:司机反应不及,直接撞上(多发于公交站、路口)。

正确做法:行人:绕到可见位置观察再通过;司机:接近盲区提前减速备刹。

头盔“带而不戴”:挂车上/不系扣

误区:骑电动车携带头盔却不佩戴,或佩戴不系卡扣。

风险:事故时头盔飞脱,头部直接着地(未戴头盔颅脑损伤率高出80%)。

正确做法:骑行必戴盔,系紧卡扣,下颌留一指空隙。儿童乘坐也需戴专用头盔。

开门杀:顺手推门不观察

误区:停车后直接推门下车,忽视后方来车。

风险:瞬间撞飞自行车/电动车,致人重伤甚至死亡。

正确做法:“荷兰式开门法”——用离车门较远的手开门(如左手开右车门),身体自然转向后方观察,确认安全后再下车。

让孩子独自下车——开门瞬间的失控风险

误区:停车后让孩子自己开门下车。

风险:儿童可能突然推开车门撞到后方车辆,或直接跑入车道被撞。

正确做法:家长先下车,绕至孩子侧开门,牵住手确认安全再下车。启用童锁防误开。

高速事故现场滞留:围观争论不撤离

误区:发生轻微事故后,人员在车道内查看车损、争论责任。

风险:二次碰撞死亡率是首次事故的3倍以上!

正确做法:“九字救命口诀”——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立即撤至护栏外,150米外放三角牌。

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cushion陷阱”

误区:“后排比前排安全,系不系无所谓”或“坐垫厚不用系”。

风险:事故发生时后排未系安全带者会撞到前排座椅,致前排人员颈椎断裂,自身也可能冲破车窗。

正确做法:全员全程系安全带!后排安全带需从髋部过,肩带贴胸不勒颈。

抢黄灯:误把警示当冲刺信号

误区:见黄灯加速冲过路口。

风险:易与侧向抢行的行人、车辆相撞,且一旦出事负全责。

正确做法:黄灯亮时未过停止线必须停车!预判绿灯时长,提前减速。

飞线给电动车充电:“悬空炸弹”

误区:从高楼窗口拉电线给楼下电动车充电。

风险:电线磨损短路引发火灾(80%电动车火灾因充电不当),殃及整栋楼。

正确做法:使用集中充电桩,充电不过夜,远离易燃物。

纸上生花工作室出品

文字:刘聪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