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生活资讯>>正文
莲藕,夏日里最消暑解烦的植物
2020年06月08日 18时03分   山西新闻网

天越来越热,休息不好,大量出汗,很多人有了上火症状,冲一杯莲子心茶,煮一碗莲子粥,凉拌莲藕,都是夏日里不错的去火除烦的食疗之法。

莲藕这种花叶皆硕大的植物,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可食、可药,在传统文化、习俗礼仪乃至宗教信仰中都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莲藕的种植在中国的历史颇为悠久,历史上的黄河滩涂也曾是“荷叶连田田”。闻喜县素有“白莲之乡”的称号,太原晋祠几百年前也曾“接天莲叶无穷碧”,河湖相连,渔歌互答,与今日迥然不同。

古人记物记事常常随性而为,缺少标准用语以及规范性描述,在很多古籍的记载中,同一种物种往往可能会有多个名称,常常无法准确判断到底为何物,让人挠头。前文提到的莲子,是荷花的果实,还是莲花的果实?莲花,荷花,两者如何区别?

荷花自古就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比如:荷华、莲花、荷、芙渠(蕖)、芙蓉、菡萏等,这些词都可以指荷花,但是古人对这种植物的认知实在是太细腻了,对其每一个部位都曾做过明确的命名。《尔雅·释草》中这样解释:“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意思是说荷花就是芙渠,它的茎称作“茄”,叶称作“蕸”,花称作“菡萏”,莲茎入泥的白色部分(俗称藕鞭)称作“蔤”,果实称作“莲”,根称作“藕”,种子称作“的”,种子的中心称作“薏”。所以呢,莲花就是荷花,荷花就是莲花,莲花中的睡莲只能是睡莲。

不管是荷花也罢,还是莲花也罢,幸好长在污泥中能吃的那部分一直都只有一个名字——莲藕。这种口感甜脆,汁液丰美的食材自古以来都是老幼皆宜,人人喜爱。

20世纪40年代,古植物学家徐仁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发现了距今约有1000万年的荷叶化石。1970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一云纹漆鼎,将鼎盖揭开时,里面有近十片莲藕浸泡于水中,说明2100年前莲藕曾作为殉葬品出现。另外, 1973年有两处关于莲藕的考古发现,,河南郑州“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2粒5000年前的莲子;浙江余姚县罗江村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莲藕花粉化石,经测定证明,至少有7000年历史。

山西种植莲藕的历史至少也有五千年之久。相传闻喜县城东的白水滩,在虞舜时代叫“董泽湖”,是董父豢龙的地方。相传董父能文能武,还能腾云驾雾,最擅长的就是养龙。那时,董泽湖中长满了白莲藕,绿叶如盖,玉蕊吐芳,是养龙的绝美之地。董父和龙已经成了传说,白莲藕却常留人间,成了美味佳肴。从唐宋到明清,董泽还是方圆几十公里的大湖泊,位于现闻喜县东北20公里的阜底、仓底、中庄诸村之间,从民国初水量日少,而渐堙废。董泽莲藕便产于地处黄河流域的闻喜县白水滩一带,黄河滩上的淤泥泽地具有地深水肥、土厚避风、日照时间长等优点,这里所产莲藕,洁白如玉,孔多质细,淀粉含量高,营养价值大,自古闻名。

也许在董父那个传说的时代,那些白莲还是野生品种,但是至少到了汉代,关于莲藕被栽培的记录就已经出现。西汉词赋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有“咀嚼菱、藕”的表述,表明西汉时期莲藕和作为水生蔬菜的菱角一样可供食。可见,汉代莲已经从野生状态过渡到了栽培时期。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北方黄土高原上到处是风沙、沟壑,这种碧荷千顷的光景应该是南方专属。其实翻开那些泛黄的古籍,唐宋时期的山西也曾是湖泊相连、碧波荡漾的鱼米之乡。《水经注》曾经记载南北大小湖泊不下千个,绝大多数都散布在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大平原上,也有数十个分布于西部高原、山区和盆地。绛州闻喜的董泽、太原晋阳之晋泽周围达四十一里,还有今汾阳市的文湖,汾州介休的邬城泊、岚州静乐的天池、泽州阳城之护泽,这些都是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记载过的唐时山西有名的大湖泊。除了这些大的湖泊还有数量巨大的泉水资源,这些丰富的水文资源对当时的环境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自然有很大的影响。

太原晋祠一带的莲藕种植年代最晚也应在宋代。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到过晋祠,写有一首《题晋祠》,其中有两句为“千家灌禾稻,满目红香田”(另有“江南田”之说)。人们认为这里说的“红香田”很可能就是指荷花盛开的藕塘。晋祠一带的民间传说,晋祠的莲藕原是庙内的一个和尚引种回来的,逐渐在周边推广开的。晋祠名士杨二酉的《大寺荷风》清晰准确地描绘了200多年前,晋祠一带荷风送爽的美景。“步出祠东路,六月乘早凉。未入莲花国,先闻水面香。浅碧翻风蓋,深红贴晓妆。连村千顷色,真作万荷庄”。寺院的红墙与荷塘的碧叶,廊下的金铃与袅袅的荷香,这样一幅景色足够令人神往。

明代史学家谈迁在他的《北游录登闻》卷五十五中写过一个故事:“赵州宁晋县的石莲子,皆埋土中,不知年代,居民掘土,往往得之数斛者,壮如铁石,肉芳香不枯,投水中即生莲。”莲实在是个神奇的物种,它不仅仅作为一种食材出现,还在上千年中产生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并被人们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民俗流传中,人们借助于莲藕的特征和谐音赋予了它更多的吉祥内容。古太原地区的传统筵席“八碟八碗”中,有一款坐底大菜——凉拌莲菜(本地人叫藕根大片)。之所以如此安排,完全就是沿用了谐音吉祥的民俗习惯。“藕”与“偶”谐音,藕根大片占个“偶”,有佳偶天生的美好寓意,故而成了八大碗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品。“莲菜”又谐音“连财”,意思是菜上完了,还有扯不断、没完没了的财运,八碗带财一起来。寓意如此美好,自然人人都满意。

莲藕和佛教渊源颇深,它曾是众多修行人苦行时的食品。《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记载:佛陀在因地时,曾转世为一婆罗门,当他在山上苦修时,主要的食物就是莲藕。山西忻州五台山一带,佛教浸润时久,莲花图案也就成为当地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装饰图案。无论是门帘、坐垫或是书包等实用物件上,至今还常常可以看到人们绣出的莲花图案。

上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用、所赏、所颂的莲,即将在山西的盛夏里绽放,赏荷消夏可期也。(李雅丽)

(责任编辑:蔡文斌)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