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体育频道>>体育>>正文
踢球、学习——不是单选题
2020年10月27日 15时05分   忻州晚报

新华社济南10月25日电(记者吴书光、陈鹏)很多人认为踢球与学习互相冲突,但在人大附中足球队,即使在比赛期间,这也不是一道单选题。

23日晚8时,在山东省临沂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20名身着运动服的小伙子在聚精会神地参加英语网课。这是他们今天的第六节课,就在当天早上,他们还赢下了一场足球比赛。

这些少年是参加2020年参考消息·萨马兰奇杯中国高中足球锦标赛暨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足球项目选拔赛的球员,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足球队。

“其实孩子们很累,干好一件事都很难,何况他们要干好两件事。”提到队员,人大附中足球队主教练郭鹏很是感慨,球队每天要训练两个多小时,球员们的文化课跟人大附中普通学生一样,没有任何缩减。

即使在比赛期间,学校也没有降低对球员的学习要求。抽签结果21号出炉后,教练组立即通知身在北京的文化课老师团队,并由他们根据球队比赛日程制定教学方案,这样既保证球队打好比赛,又不耽误球员文化课学习。在郭鹏看来,教练组和文化课老师的互相支持是球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1985年成立以来,人大附中足球队取得了不少成绩,曾斩获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中国高中足球锦标赛冠军等荣誉。球队也有高水平球员走上职业足球道路,现北京中赫国安队球员、U19国家队球员冷季轩从这里走出;更多球员则进入了大学,其中不乏北大、北理工、北航这样的名校,有些球员本科毕业后还会攻读更高学位。

今年,球队发展态势良好。球队主力门将李昌祎和主力前锋张华峻已经确定进入职业队发展,其中年仅17岁的李昌祎曾入选U19国家队,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国家队主力门将;张华峻也获得了多支职业球队的关注。其他球员则向着自己梦想的大学稳步前进,主力前锋钱诚和赵翊棠更是把目标锁定在北大。

由于学习抓得紧,李昌祎一直没有落下学习,他很珍惜学校时光。“不念完高中就去踢专业队的人生是不够完整的,不想给自己留下这种遗憾。”李昌祎说。

在教练组眼里,钱诚同样可以成为优秀职业球员。钱诚说,虽然非常喜欢足球,但感觉职业足球这条路挑战大、风险高,自己更希望能上个好大学。但钱诚同时表示:“足球是我的终身爱好,足球永不放弃的精神已深深烙在自己的性格里。”

2007年,曾效力长春亚泰队的郭鹏进入教育系统工作,对踢球和学习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踢球的孩子应该多学习,而职业队的梯队往往不够重视小球员文化课学习,但在人大附中,这些热爱足球的孩子从来不会放弃文化课,都是认认真真跟着老师的进度开展学习,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很有意义。”

郭鹏建议,要多从校园挖掘职业球员,15岁以下的球员要在学校里完整接受足球和文化课的双重培养,为同时走好足球路和人生路打好基础。

谈及人大附中足球队培养模式,郭鹏说:“我们培养的孩子,每年有一两个进入职业队,其他进入各个大学,他们都在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蔡文斌)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