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阅读>>正文

探三晋戏曲之美,品文化传承之重

——读赵国蔺先生《三晋戏曲散论》有感
2025年04月16日 08时58分   忻州在线

三晋大地文化底蕴深厚,戏曲艺术更是源远流长。翻开赵国蔺先生的《三晋戏曲散论》,每一页都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如同一位智慧的向导,带领我深入这片戏曲的沃土。该书分梆子腔戏考论、地方小戏初探、曲苑往事漫谈三部分,内容涉及对梆子戏(北路梆子为主)、目连戏、赛戏、道情、秧歌、二人台等戏曲剧种的论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戏曲画卷。

《三晋戏曲散论》对三晋戏曲深入且全面的研究,比如在《山西梆子流变阐原》一文,先生旁征博引,梳理山西梆子的发展脉络,让读者能清晰看到北路梆子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轨迹。对于中、北路梆子的衍变关系,先生提出“同种异派” 的观点并加以补说,打破固有认知,为戏曲研究开拓新思路。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贯穿全书,对戏曲研究领域的诸多说法,先生坚持追根溯源,比如对“云遮月”清宫演戏真实性的质疑以及对北路梆子中断18年演出说法的考辨,先生经过大量资料搜集、实地调研与缜密考证,以确凿证据还原事实真相,求真务实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最让人动容的是书中文笔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先生对三晋戏曲的深情,因此我认为《三晋戏曲散论》不仅仅是学术著作,更是先生对三晋戏曲热爱与传承的见证。它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三晋戏曲的多元与丰富,每一个剧种、每一种表演形式都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感与文化记忆,戏曲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精神的坚守。它激励着后辈去深入挖掘戏曲文化内涵,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三晋戏曲在新时代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推荐人简介:

张文岑,忻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重返滚烫笔尖》编委会成员、《忻州文化口述史》《忻州文化艺术》编辑;现为忻州文化研究院机关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