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阅读>>正文
让古典诗词中的器物重现光彩
——读扬之水的《诗歌名物百例》
2024年12月02日 11时06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从《诗经名物新证》到《古诗文名物新证》,从《终朝采蓝》到《诗歌名物百例》(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扬之水一部接一部地拿出古典文学中所见名物研究专著,给学界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名物之学由来甚久,到宋代有了很大发展,既滋学问家考古博物之趣,也为诗词注释家所取。随着近代以来学科分化,属于自然科学的名物研究与人文学科渐行渐远,以致传统名物之学在当今人文学科内竟成绝学。作者隽永的文字,让《诗歌名物百例》这部基本属于考证之作的专著充满了小品文的清雅趣味。

《诗歌名物百例》考释了古典诗词中出现的166种名物,涉及器物名称360余种,可以说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古代器物辞典。这些名物并非随意择取,而是基于以下标准:一是辞书以及诗歌笺注未曾解释者;二是辞书及诗歌笺注虽释而有误者;三是有释而无图,因之仍不得其真确者。这就增强了全书内容的针对性和学术性,为阅读古典诗歌提供一定参考。器物以正式名称标目,正文说明器物使用、流行的年代,介绍其形制、材质和用途,在较短篇幅内,一种器物的来龙去脉了然呈现。数百字的考释,包含了许多知识,像闹蛾、鹦哥架等名物,都是很新鲜的内容,读者看后实在是受益颇多。

一些看似寻常之物,其实也有很多奥妙。比如胡床是常见的名物,但恐怕很少人清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生出各种别名。看到书中所配的图片,不禁让人感叹,物质文化的传承实在有着我们不曾料想的深远渊源。许多器物经历漫长岁月更迭,或异物同名,或同物异称,名实之间都有了歧异。作者一一介绍,配以图证,可为读者解疑释惑,扫清理解的障碍。全书近500幅图片,多为精美的彩照,还有部分拓片和少量钩摹示意图。为获得这些图片,作者多年来四处寻访、搜集、拍摄,走访了国内外众多博物馆和文物收藏机构。正是丰富的阅历和大量珍贵资料,支撑起《诗歌名物百例》扎实的论述,同时让久久沉落在古典诗词中的古代器物重现了往昔光彩。

当今对古代器物的研究,在学术界和收藏界都不乏其人,以王世襄、孙机等先生为代表的前辈学者和收藏家留下了许多精彩著述。多年来,扬之水的名物研究跨历史和艺术两界,在考古和文学之间穿梭,实现文献考索和实物比勘的沟通。《诗歌名物百例》对于古典诗词阅读欣赏和研究有一定帮助。相比通常的诗词研究和注释考证书籍,该书以文释图,以图证文,图文相映,还原许多熟悉名词的物质形态,由此赋予诗词文本以鲜活生命,让那些消逝的历史情境在我们的眼前又生动起来。(蒋 寅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