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阅读>>正文

全民抗战的新视角

——评杨晋林的新作《出山》
2024年07月15日 10时54分   忻州日报

杨晋林是当下山西中青年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新作——长篇小说《出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主题是中国民众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为此,小说用无数贴近生活原貌的细节,构建起真实性,去除了很多模式化、主观性的成分,显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小说紧紧围绕当时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纠葛的主线,以主人公的人际关系作为叙事重心,反映出爱与恨、义与利、善良与自私等伦理观念的冲突与转化。主要人物的性格、行为、命运以及故事的进展、结局,都以人性为中心,带领读者思考很多深层的命题。

《出山》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杨晋林选择了平民化的文学追求。他以这样的原则为宗旨,从历史真实出发,立足故事的感染力,更多元地展示出特殊年代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与心灵世界。这种平民化的小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事实,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与老百姓的生活和情感非常贴近。书中讲述,当时的社会生活复杂多变,人们生存欲望的表现形式更是多样,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改变,有时甚至会产生难以挽回的结果,像阎来锁与大儿子阎守富的恩恩怨怨就是最好的证明。杨晋林在《出山》中告诉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普通老百姓的态度是能够决定历史走向的,基层民众的积极参与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其次,杨晋林在人物塑造上投入了很大精力。小说中的人物都以鲜明的个性、生动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到了勤劳与坚韧、淳朴与智慧、单纯与认真,战争对大家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逼迫他们奋起反抗,不畏牺牲。在具体表现过程中,杨晋林特别注意设置一系列真实感人的生活细节,比如描写阎来锁出场是这样的:“在东峪,阎来锁的名头很响,就像吊在阎家祠堂门口那棵老槐树上的大铁钟。比方说,大人只要一提阎来锁,随便一个吃奶的娃娃,也会在大人怀里使劲往外挣,一边挣,一边奶声奶气地说,吃肉肉吃肉肉。”这类细节如实展示出生活的原汁原味,跟普通百姓的内心世界非常契合,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

再次,杨晋林在《出山》中选用的叙事方式,表面看是第三人称,却让人感觉叙述者就是书中的主角,将故事娓娓道来、张弛有度,让读者仿佛在听一个老朋友讲述,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讲阎来锁跟村里人聊天:“一家是一家的故事,一家是一家的说道,村人爱问,阎来锁爱说,几乎每个黄昏,百丈崖前的核桃树下,总有人聚在那里长时间听阎来锁眨巴着小眯缝眼摆龙门阵,一摆就是多半个时辰,直到谁家的婆姨在暗地里扯着破锣嗓子喊自家男人吃饭,接着有狗吠一声声传来,大家才说说笑笑一哄而散。”这种叙述方式让小说的语言准确质朴,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人物性格特点,避免矫揉造作,有助于故事情节的推进。

最后,杨晋林很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一方面是历史本质的真实,一方面是文学创作的需要,这广阔的中间地带就是小说家的用武之地。其间有个“度”的问题:小说如果完全与历史真实重合,就容易成为纯粹的历史书,而非文学作品;如果完全是虚构,就容易丢掉历史真实。所谓的历史真实,不是指历史细节的真实,而是历史本质的真实、历史规律性的真实。《出山》所写的阎来锁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有真实原型,同时作家又在人物个性和生活细节上加入了自己的创作想象,很好地把握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杨占平) (原载《文艺报》)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