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古人的年终奖什么样
2025年01月15日 08时43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古人腊祭场景

古代有年终奖吗?有。古代年终奖最初和年底的腊祭有关。君王在举行祭祀后,会把一些牺牲之类的祭品送给重臣们,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年终奖。年终奖励制度到东汉才确定下来,彼时还有个听起来很霸气的名字——“腊赐”,顾名思义自然是在腊月发放,且大多时候是在腊日当天。

在古代,腊日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备受重视的节日,但由于受历法变更和阴阳五行影响,具体日期并不固定,也就是古人说的“腊有常月而无常日”。汉代明确了“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南朝一度将腊日固定为农历十二月初八,到唐代又出现“以大寒后辰日为腊”的说法。

《汉官仪》中载:“腊赐大将军、三公各钱二十万、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进、侯十五万,卿十万,校尉五万,尚书三万,侍中、将、大夫各二万,千石、六百石各六千,虎贲、羽林郎二人共三千。”东汉不仅有腊赐,立春还有春赐:“立春之日,遣使者赐文官司徒、司空帛三十匹,九卿十五匹。”

唐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率军讨伐叛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乱世中登上皇位的唐肃宗准备在腊日这天好好犒赏一下大臣,这里面包括千里迢迢回到长安的杜甫。腊日之夜,肃宗赐宴紫宸殿,君臣尽兴欢饮,肃宗下令赏赐众臣,这从杜甫所作《腊日》诗中可见一二:“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所谓“口脂”,是用以防止寒冬口唇开裂的唇膏,《释名》说“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面药”则用以洁面护肤,亦有滋润皮肤、预防皴裂的效果。至于“翠管”和“银罂”,是拿来盛放口脂面药的器具。辛辛苦苦一年,皇上的赏赐就是包装精美的“护肤大礼包”?其实,这在唐朝是一种习俗。据唐代小说家段成式《酉阳杂俎》载,“腊日赐北门学士口脂、腊脂,盛以碧镂牙筩”,《太平御览》曰,“腊日上澡豆及头膏面脂口脂”,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唇膏面霜几乎是唐代年终奖标配。

现代人肯定不理解,年终奖不发钱,像汉代那样发点肉和米也行,为什么要发唇膏和面霜呢?这是因为腊日一般在岁尾,加上长安靠近西北,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所以杜甫诗中开头就说“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以珍贵的御寒护肤品作为年终礼物,也算是人性化考虑吧。

到了宋代,随着腊节逐渐衰微,发年终奖的日子变成冬至。冬至对宋人的重要性不亚于现在的春节,皇帝在这天要祭天赐宴,顺便赏赐众臣。北宋流行士大夫戴花,因此在宴会上,皇帝会赏赐官员鲜花、绢罗花等物。宰相、枢密使会得到大花十八朵、栾枝花八朵,其余官员按照品级递减。

此外,北宋皇帝还会赐给官员各种食物。按照官员品级,宰相、亲王、使相、枢密使会得到五只羊、两石米、五石面、二斗米酒;知枢密院、宣徽使与宰相差不多,米减至一石;观文殿大学士、学士、三司使、三师至大夫、管军节度使会得到三只羊、一石米、三石面、二斗糯酒。其余官员按照等级,所获食物依次递减。(谭 萍)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