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兰亭雅集”的千年余韵
2025年01月14日 08时41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上巳节,会稽内史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人在山阴兰亭修禊,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所作诗歌后来结集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撰序,即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而兰亭雅集的诗酒风流也成为千古佳话。在后世仿效的各类兰亭雅集中,诗歌、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元素争奇斗艳,形成华丽精致、传承千载的文化景观。

历代兰亭雅集,赋诗是主要竞艺活动。永和九年(353年)是自由式的即席赋诗,诗体和内容都由自己决定。后来的兰亭雅集,则花样不断翻新。有联句赋诗,如唐代鲍防、严维、吕渭等人所作的《经兰亭故池联句》,参加者每人一句,展现出多人协作、珠联璧合的艺术效果。又有代言补作,元至正年间,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刘仁本邀人在余姚修禊,这次诗会的规则是为王羲之兰亭雅集中未能作出诗歌者代为补作,参加人数和诗歌风格都刻意和晋人保持一致。亦有集句诗和回文诗,如乾隆年间杭州知府鄂敏组织的禊集,选取魏晋诗人的名句,重新排列组合成一首新诗,达到了运化古人诗句如同己出的艺术效果。

兰亭雅集也是历代画家争相竞技的绘画主题。《兰亭图》在唐代已经流行,宋徽宗曾收藏王维的《兰亭图》,中唐诗人李频有《府试观兰亭图》,这是选拔乡贡进士的府试试题。南宋俞紫芝《兰亭集序图卷》以长卷形式再现兰亭雅集盛况,诸人列坐于溪流两岸,各自展纸执笔创作诗赋,人物旁边一一题署参与雅集者的官衔、姓名及所作诗,这是今存最早的《兰亭图》。除了图画之外,还有诸多摹刻版本的《兰亭序》流传,如定武本、定武肥本、定武瘦本、褚遂良摹本和唐太宗摹赐本等。

绘画、书法成为再现兰亭雅集的重要元素。明清时期的画家仇英、文彭、钱榖、吕敏、苏六朋等都绘有兰亭雅集名作,而对这一主题开拓最多的要数文徵明。文徵明绘有多幅《兰亭修禊图》,其中一幅改长卷的全景水墨为立轴的青绿山水,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场景——王羲之与两位朋友在兰亭中交谈,八人坐于曲水两侧,注视着漂浮的酒杯,一侧五人,一侧三人。王澍《虚舟题跋》称:“用意闲远,能使繁者简,实者虚,恍如亲见当年游目骋怀,啸咏自得。”

清代兰亭雅集多将诗、书、画融为一体,如乾隆年间湖广总督毕沅组织的修禊。当时其幕僚王宸绘制了一幅《借园修禊图》,画中七八间茅舍坐落在山水之间,屋内有三人坐谈,屋外三人在吟咏赋诗,画面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整幅画动静相宜,疏密有致,卷首是王文治临写的定武兰亭。这次活动规则是“各取禊叙字为诗”,即所作诗歌的用字均来自《兰亭序》,诗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最后参加者全部诗作缀合成一幅优美的书法长卷,其中还有两位九岁孩童,也写了两首七绝。正如卷末陈崇本跋所云,“作画人多山水心,分题字集兰亭草”,作画、题诗、集字、临帖,显示出雅集组织者巧妙的构思。

王羲之担任会稽内史时多有善政,兰亭雅集还开创了风雅太守与民同乐的传统。文徵明《重修兰亭记》称赞王羲之“开仓赈饥,上疏争吴会赋役,与执政书极陈郡中敝事,其于为郡,尽心焉尔矣”。后世的兰亭雅集,组织者许多是地方长官,如上文所言刘仁本、鄂敏。宋代词人葛立方的《韵语阳秋》中记载了宋仁宗时期会稽太守蒋堂“修永和故事”,以及嘉定年间南宋泉州安溪县令陈宓于上巳节“咏《兰亭》之章,如与昔人同此一席”。

清代王士祯任扬州推官时,勤于政事,论文讲艺,于康熙元年(1662年)春组织红桥修禊,他在《红桥唱和集》中称:“红桥即席赓唱,兴到成篇,各采其一,以志一时盛事,当使红桥与兰亭并传耳。”乾隆年间,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客官扬州期间,组织修禊歌咏扬州名胜,扬州名士如郑燮、袁枚、罗聘、厉鹗等纷纷参与,《扬州画舫录》称,“其时和修禊韵者七千余人,编次诗三百卷”,形成千人唱、万人和的盛况,营造出康乾盛世歌舞升平的文化景观。(刘占召)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