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冰瓷莹玉紫瓯新
2024年12月18日 08时40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宋建窑黑釉兔毫盏

众多瓷器种类中,建盏是独特的存在。建盏以黑彰显,深邃宁静,出窑万彩,闪耀在两宋时代瑰丽灿烂的人文星空中,经久不息。

建窑,是中国古代生产黑釉瓷器的重要窑场,亦是福建地区代表性窑场,因位于宋代建州而得名。建窑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的后井村、池中村一带,因此建窑也称“水吉窑”。建窑创烧于晚唐,兴盛于两宋。建盏是建窑的代表性产品,器型特点为口大足小,形似漏斗,以束口盏最具特色。整体风格朴实稳重,造型饱满刚健,富有优美的曲线变化,是福建地区陶瓷生产悠久历史与精湛工艺的象征。

建盏的釉面复杂多变且具有唯一性,其釉面纹理均为烧制中自然产生,以黑色为标准分为乌黑、绀黑和青黑等多种,特征为釉层细腻坚致,具有较强玻璃质感。在入窑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呈现出各种复杂多变的纹理,称为“窑变”。建盏的窑变花纹大致可分为兔毫、油滴、鹧鸪斑和曜变等种类。

兔毫釉是建窑最为流行的釉面,釉层中均匀呈现细密的筋脉,形状如兔子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故而得名。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评价,“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蔡襄诗云“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这些都体现了宋人对兔毫的推崇,符合“平淡乃绚烂之极”的宋代美学思想。

“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黄庭坚诗文所指的是釉面似鹧鸪鸟胸前洁白羽毛的鹧鸪斑釉面。黑色底釉面散落着白色斑点纹,形成强烈颜色对比,加之斑点大小和疏密程度的自然变化,更展现了釉面的立体感。

油滴指建盏内仿若沸腾的油点滴落于釉面,黑色釉面上浮现出金黄色或银白色的斑点状结晶,俗称“金油滴”“银油滴”。油滴釉的斑点较小且密集,与大而疏朗的鹧鸪斑釉相区别,视觉上好似繁星点缀于黑色夜幕之中,有文献称其为“星建盏”。

曜变建盏是建窑瓷器的名贵品种,可遇不可求,呈现为釉面散布大小不一的稀疏空心状斑点,斑点外缘随光线散发出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光晕之外是流光溢彩的竖向丝毫,色彩丰富且有立体感,犹如天上的群星浩瀚深邃。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事生茶具,建盏成为因茶而生、为茶而容的典型器具,与两宋斗茶之风盛行密不可分。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的“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正是宋代文人闲适雅致生活的体现。评定茶沫,标准系以“色白为贵”,而黑釉建盏与点茶时掀起的白沫形成强烈色彩反差,兔毫、鹧鸪斑、油滴等纹饰让茶水焕发出明快光彩之态。

南宋晚期,随着福建地区黑釉瓷器生产中心南移,以及市场需求、审美观念转变和饮茶风俗变化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建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历经近千年岁月沧桑,建窑建盏于20世纪80年代再度复苏。科研攻关小组历经多年反复试验探索,终于成功研制出仿宋兔毫盏。此后,油滴釉、鹧鸪斑釉、曜变釉等品种陆续复烧,失传数百年的建盏工艺终于重现光彩。

与古代建盏相比,现代陶瓷科技不仅提高了建盏成品率,在釉面上也突破了传统的黑色局限,出现了新的肌理,釉面层次更加丰富明亮,晶体效果更是炫目多彩。当代建盏的艺术和审美更加趋于强烈与个性,使得建盏创作更注重个性化、情境化和多元化,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创新性、实用性和美观性。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建盏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建阳全区注册建盏企业和个体将近1万家,从业人员超6万人,产值逾70亿元。建盏已然成为闽北一域的地理标志和响亮名片,也成为建阳一带的富民产业和特色产业。(傅柒生)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