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忻州云中河航拍 张存良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文旅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强基础、利长远的重大举措,发展态势日益向好,取得亮眼成绩。特别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全行业同心聚力,主动作为,书写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文旅融合结硕果
入夜,灯光点亮,晋阳湖大型水上实景演艺《如梦晋阳》上演,向观众讲述一座城市的故事和文化;三大板块旅游演艺《长城长》《太行山上》完成首演,《再回相府》《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等沉浸式实景剧相继登台亮相,成为山西文旅融合发展的“助推器”;晋中《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忻州古城文旅休闲生活街区等7家单位被评为山西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近年来,山西文旅系统紧紧围绕文旅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招商签约”“三个一批”,推动9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9个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8个重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库,为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优环境添动力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而景区,正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核心吸引物”。
五台山脚下的云中河景区,集绿色观光、温泉康养、亲水休闲于一体,近年来已成为忻州大力发展旅游康养产业的典型。
“云中河温泉康养项目是我们公司投资建设的。这两年,税费优惠政策让公司有更多的资金推动项目实施。我们将借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发展之势,把景区建设成‘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的重要承载地。”忻州云中河景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随着山西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文化旅游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吸引了华侨城、华强方特、乐华恒业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山西。
转型发展蓄势能
这几年,在转型发展方面,山西文旅业的成绩有目共睹。
“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要求,提出要深入挖掘‘地上’资源,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文化旅游产业,把文化旅游业加快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表示,作为资源型地区,山西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对于布局绿色产业、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意义重大。
近年来,山西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强势塑造,推动全省从近40年文物文化观光旅游向以黄河、太行为支撑的自然山水旅游拓展,也加速推进了山西从传统文化旅游目的地向兼具山水休闲度假康养等复合功能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型。
随着三条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启用,目前建成段已将沿途景区串连成线,三条一号旅游公路延伸到哪里,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变化就跟进到哪里。2022年三条一号旅游公路将全线通车,游客能沉浸式体验黄河之魂、大美太行、内外长城,感受公路旅游新业态带来的冲击和愉悦,山西旅游的全域崛起也将迎来新契机。
来源:山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