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贵州榕江:非遗传承助农增收
2021年09月30日 17时19分   新华网

这是9月28日拍摄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水族乡摆贝村(无人机照片)。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水族乡摆贝村发挥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设置“非遗手工作坊”,成立“妇女刺绣、蜡染互助组”,邀请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技术指导,组织苗族妇女就近学习刺绣、蜡染等苗族传统手工技艺,既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效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新华社发(周秀鱼春 摄)

9月28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水族乡摆贝村,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潘老拉(中)与苗族妇女行走在村寨道路上,前往市场销售苗绣蜡染手工技艺产品。新华社发(周秀鱼春 摄)

9月28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水族乡摆贝村,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潘老拉在点蜡作画。新华社发(周秀鱼春 摄)

9月28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水族乡摆贝村,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潘老拉在点蜡作画。新华社发(周秀鱼春 摄)

9月28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水族乡摆贝村,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潘老拉(左)与苗族妇女在剪样、刺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周秀鱼春 摄)

9月28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水族乡摆贝村,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潘老拉在刺绣。新华社发(周秀鱼春 摄)

9月28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水族乡摆贝村,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潘老拉(左)与丈夫在探讨传统蜡染图案纹样。新华社发(周秀鱼春 摄)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