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山西新闻>>正文
突破始于坚持——山西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观察之一
2025年09月16日 16时15分   山西日报

高科华杰光电二车间

晋钢集团冷轧钢成品

绿色建邦

编者按

为推动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促进山西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积极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引导与服务职能,全力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优良环境、注入了强大动力。

全省各级工商联系统强化政治引领,支持民营企业家以奋进之姿投身新征程;加强服务引导,助力民营企业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建言献策,为民营经济排忧解难、疏通堵点;主动牵线搭桥,促进优质资源高效对接与深度融通;发展壮大组织体系,不断扩大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覆盖面;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工商联的使命任务。

在强有力的政策引领与组织保障下,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在“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方面主动担当、争做示范。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创新潜能驱动转型发展,以法治理念规范经营行为,将财富资源转化为共同富裕的澎湃动力,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奉献了才智和心血。

在此进程中,众多优秀民营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标杆。日前,记者对多家山西民营企业进行了深入采访,探寻其转型突破的密码,以期为更多企业提供有益借鉴,进一步助力山西民营经济发展,为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除尘灰里刨出“金疙瘩”!创新技术破解钢铁行业突出难题

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邦集团”)连续17年荣耀登榜,位列第193位,同步跻身“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142位。这份成绩单既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有力印证,更是其坚持实业兴企、以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的生动注脚。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高新技术企业,建邦集团凭借539项授权专利的技术积淀,在钢铁冶金领域持续突破。其最新上榜名次,与全球首创的除尘灰资源化技术形成鲜明呼应,彰显了山西民营企业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硬核实力。

作为山西民营经济转型标杆企业,建邦集团始终以坚定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总目标,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在创新与绿色两条赛道上持续发力。在创新驱动方面,建邦集团累计投入超6亿元用于技术升级,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智能制造生产线,成功突破优特钢品种开发等“卡脖子”技术,推动传统钢铁制造向数智化转型,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建邦集团转型的另一核心抓手。企业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通过余热发电减碳3.2万吨;投资建设的循环利用产业园,使资源消耗率下降40%,真正实现“环保与效益双赢”。而最受行业关注的,当属其历时5年攻克的钢铁冶金除尘灰处理难题。

建邦集团董事长吴晓年回忆,为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企业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亿余元,最终自主研发出全球首个资源化处理钢铁冶金除尘灰新工艺,有效回收钾、钠、金、银等多种伴生资源,尤其能高纯化回收铷、铯等稀有金属。目前,该技术已获2024年山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正在策划申报生态环境部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这一技术不仅消除了钢铁工业污染,更通过商业模式优化让环保行为“有利可图”,具备全行业推广价值。

吴晓年表示,建邦集团将从三方面持续发力: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加强政企协同争取政策支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山西钢铁产业全球影响力。同时,集团将持续关注员工福利与社会责任。从传统钢铁企业到创新型绿色标杆,集团转型之路印证了“创新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吴晓年直言,今后,将继续以实干践行“实业报国”使命,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贡献“建邦力量”。

“链主”领航筑千亿级集群!为全省能源革命提供“晋钢方案”

日前,山西晋城钢铁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晋钢控股集团”)以686.76亿元营收总额,跻身“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65位,并荣登“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119位。

近年来,晋钢控股集团坚持“产品高端化、管理高效化、管控智能化、生产绿色化”的发展战略路径,谋发展促转型,为全省资源型企业升级提供了“晋钢样本”。

作为省重点钢铁联合企业,晋钢控股集团始终以思想引领转型方向。“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该集团董事长李强表示,企业紧扣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坚守“有订单、有边际产量、有现金流利润”经营原则,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行动。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晋钢控股集团在三大领域打造转型标杆。在智能化改造上,企业构建全流程数字孪生系统,启动工业4.0及世界灯塔工厂建设,通过“数据+算法”,赋能客户服务、质量管控等全链条,成功获得首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首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荣誉称号。绿色转型方面,企业投资40亿元建成智能机械化料场、矿渣超细粉生产线等环保项目,实现“三废”及余热余能极限循环利用,吨钢综合能耗降至482kg标准煤,炼铁工序能耗低于361kg标准煤,达到中国钢铁行业标杆水平,先后斩获“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环保绩效A级企业”等荣誉。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样成效显著。晋钢控股集团建成4个国家级、省级创新科研平台,拥有200余项专利成果,旗下3家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1500MPA汽车高强钢热基铝硅镀层新产品研发。成功生产出超导电彩涂板等高端产品,获得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等10多项认证。以“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模式,引入厦门国贸、江苏国强、深圳安泰科等头部企业,打造国内最大光伏支架产业园,助力构建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李强透露,下一步,晋钢控股集团将重点推进三大行动:投资148亿元,加快建设年产200万吨的氢冶金及硅钢新材料项目,攻克高牌号硅钢新材料技术创新难题;发挥“链主”作用,联合科研院所突破“卡脖子”技术,填补区域高端硅钢空白,吸引汽车、家电配套企业集聚;建设“零碳工厂”试点,依托晋城煤层气资源优势,打造低碳富氢冶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为全省能源革命提供“晋钢方案”。

全链创新铸就LED产业标杆!全力助推山西光电产业崛起

在山西高科华烨集团(以下简称“高科华烨”)的COB显示生产车间,全自动封装设备高速运转,一块块高清显示面板接连下线。作为国内仅有的两家COB显示产品月产能超万平方米的企业之一,高科华烨即将达成3万平方米月产能目标,LED领域的硬核实力尽显。

高科华烨由“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17位的长治市南烨实业集团(以下简称“南烨集团”)于2013年投资组建,现已成为山西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链主”企业。依托南烨集团的资源与战略支撑,高科华烨构建起覆盖LED全产业链布局,从上游LED外延、芯片控股配套企业,到中游LED光源器件封装,再到下游LED显示屏应用产品自主生产,是全国唯一集LED封装、LED显示、COB显示规模化生产于一体的企业。

高科华烨旗下拥有4家核心生产单位及CNAS国家光电检测中心,员工超4000人。其下属高科华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工信领域先进集体”,产销规模与技术水平稳居全国前列,是国际安防龙头企业、电视龙头企业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创新是高科华烨发展的核心引擎。集团紧扣省委转型部署,对标国际一流,重点推进总投资45亿元的COB新型显示项目二期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在省市党委政府及各级工商联的支持下,高科华烨锚定高远目标:2025年产值突破80亿元,2026年冲刺100亿元。董事长申晓军表示,企业将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硬核创新,助力长治乃至山西打造全国LED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从转型攻坚到成为行业标杆,高科南烨的成长历程见证了山西民企的坚守与韧劲。作为南烨集团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实现自身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更以“链主”担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未来,高科华烨将继续紧跟全省制造业振兴升级步伐,以持续的技术突破和全链布局,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注入强劲的“光电力量”,推动山西LED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碳排“减负”又“创富”!废气资源化技术打开转型新局面

在介休安泰工业园,工业烟气CO2养藻“碳减排”示范项目经过NPS系统净化降温的工业废气正持续输入养殖池,曾经的碳排“负担”,如今成为微藻生长的核心“养分”,最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藻粉产品。

作为省级特钢产业“链主”企业,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控股”)排名第476位。近年来,安泰控股紧跟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部署,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发展核心路径,围绕产业链延伸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探索发展新机遇。

在创新驱动方面,安泰控股以“践行双碳使命、引领绿色发展”为目标,旗下安泰恩懿研发的NPS碳捕捉集成技术固碳率超75%,领先德国GEP固碳技术,率先实现微藻减碳技术工业化生产。目前,一期14亩示范项目年产藻粉8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60余吨,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待示范项目稳定运行后,公司将继续扩大项目建设。

在新兴产业布局上,安泰控股依托2021年成立的山西绿源碳索科技公司,构建“一院两平台一基地”发展模式。连续举办两届山西“双碳会客厅”学术沙龙,正推动相关双碳项目落地“晋创谷・晋中”,打造“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通过绿源数科、绿源创科两大平台,成功中标介休市及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双碳管理平台项目,助力区域碳治理精细化;联合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攻关低浓度瓦斯捕集与利用技术,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即将在省内煤矿推广。

安泰控股常务副总王凤斌表示,公司围绕园区建设,将聚焦三大方向发力:在特钢主业上,围绕新能源汽车、风电、装配式建筑等领域,拓展冷镦钢、高强度H型钢等高端产品;在延链补链上,加快推进精品钢深加工“零碳”产业园建设,力争实现“万亩园、两万人、三片区、五业态、六协同、千亿级”目标,构建多业态协同产业集群;在新动能培育上,以绿源碳索为主体,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

40余项专利让密封件从进口依赖到出口创汇

在大型煤机装备的核心部件中,由山西泰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宝科技”)自主研发的高端密封件正稳定运转。这个曾长期依赖进口的“小零件”,如今不仅占据国内煤机高端密封市场80%的份额,还远销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

多年来,泰宝科技始终坚持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创新研发作为立身之本。围绕密封产品的新材料、新工艺、新应用,加大投入,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21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获40余项发明专利,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成功攻克核心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行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为突破技术瓶颈,泰宝科技坚持“内外兼修”创新路径。对外,与奥地利DMH公司合作引进世界先进无模加工技术及设备,联合美国科聚亚公司攻关超高温、深低温等极端环境下的特种密封材料,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对内,深化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协同,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开展前瞻性、基础性项目研发,不断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丰富技术储备。如今,企业在煤机高端密封领域稳居行业前三,产品不仅覆盖国内主流市场,还出口多个国家,实现了高端密封件的国产化替代。

未来,泰宝科技的转型步伐持续加快。近期,企业已决定投资超1亿元全面升级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通过引入国际领先的智能装备与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管控,旨在降低人力成本、缩短交付周期、提升产品品质,精准响应市场需求。

泰宝科技董事长贾宪宝表示,将积极履行民营企业责任,响应省工商联号召,为山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泰宝力量”。

本报记者郝薇 通讯员吴晋臣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