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山西新闻>>正文
朔州市朔城区高升农机专业合作社:田间课堂显智慧 飞防植保助丰年
2025年09月07日 17时34分   山西日报

图为种粮大户们正在观摩使用植保无人机灭虫。马玉兰摄

8月18日下午,在朔城区高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试验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病虫害绿色防控田间课堂”正在进行——没有黑板粉笔,取而代之的是嗡嗡作响的无人机、闪着蓝光的太阳能杀虫灯,还有挂在玉米秆上不起眼的小卡片……来自全区各乡镇的种粮大户代表、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农技人员共计50余人一起观摩学习。

“快看!无人机喷药还能走‘之’字形!”种粮大户们仰着脖子,手机镜头追着空中灵巧翻转的植保无人机。只见无人机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在田间穿梭,所到之处大片白雾均匀喷洒,其高效、精准的作业能力,令观摩人员赞叹不已。随后,技术人员进行了雾点测试采集,药雾均匀得像筛过一样。往常需要十多人忙活一整天的打药作业,如今这台“铁蜻蜓”两小时就能搞定。技术员向大家介绍,无人机植保还能根据不同地块的病虫害情况,实现精准施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田埂边,高升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甄兴春取下杀虫灯昆虫收集器,向大家“晒战绩”。罐底密密麻麻的玉米螟蛾子,全是昨夜杀虫灯的“战利品”。甄兴春告诉大家,太阳能杀虫灯能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将其诱捕杀灭,可以有效减少害虫基数。最让种粮大户好奇的是叶柄上别着的拇指大的纸片。“这可是‘虫虫特工队’。”技术员捏起一张赤眼蜂卵卡解释道,“等害虫产卵,这些蜂宝宝就钻进去吃,比打农药更健康。”种了二十多年地的种粮大户杨久国连连咂嘴:“老祖宗说以虫治虫,如今真叫你们玩出花样了。”还有各类生物防治手段,如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玉米螟、捕食螨防治玉米红蜘蛛等,这些生物防治手段构建起生态平衡的病虫害防控体系,有效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夕阳西下,意犹未尽的种粮大户们仍围着技术人员讨论适合本地的病虫害防控方案。通过观摩学习,大家对绿色防控技术有了更加直观、全面的认识,也坚定了搞好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决心。任永亮 武跃林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