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山西新闻>>正文
守护三晋文脉 赋能时代发展
我省支持太原等地打造“博物馆之城”
2025年08月02日 11时19分   太原日报

8月1日起,《山西省支持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开始实施,我省将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系统化的政策安排,加快建设富有山西特色的标志性专题博物馆,支持太原等地打造“博物馆之城”。

《措施》将支持考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省级重点工程基本建设考古发掘工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最高给予一次性补助1000万元,用于考古发掘后续保护项目。加快万里茶道、关圣史迹等申遗步伐,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最高给予一次性补助3000万元,用于遗产地文物保护利用、研究阐释等项目。支持陶寺、晋阳古城、蒲津渡与蒲州故城等重要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加快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最高给予一次性补助2000万元,用于古遗迹现场保护与修复、数字化保护、考古装备购置等。

《措施》支持创建一流考古学科和机构。支持山西大学、山西考古研究院建设一流学科和重点考古机构。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每年给予补助2000万元。获批教育部科技创新平台的一次性给予补助300万元,获批其他国家部委科技创新平台的一次性给予补助100万元。新增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给予一次性补助200万元。创建重点考古机构的最高给予一次性设施设备购置项目补助2000万元。大力支持国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晋南中心,晋北、晋中、晋东南、晋南考古基地和侯马、曲沃等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建成后最高给予一次性设施设备购置项目补助2000万元。

《措施》提出实施博物馆纪念馆培育计划。加快建设古建筑、黄河、长城、壁画、戏曲、西阴等富有山西特色的标志性专题博物馆,支持太原、大同、晋中、临汾、晋城打造“博物馆之城”,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卓越博物馆的单位分别最高给予一次性文物保护项目补助1000万元、500万元。新评定为一、二、三级的博物馆,分别最高给予一次性展陈提升项目补助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

《措施》持续加强低级别文物保护。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国保、省保资金用于低级别文物保护。根据《山西省低级别文物保护规划(2025—2035年)》,明确市、县年度工作任务,督促市、县落实本级文物保护投入责任,统筹上级和本级财政预算、政府一般债券、社会捐赠等资金,加强低级别文物保护,到2035年全省低级别文物实现应修尽修,保护状况全面改善。完成年度任务的市,根据其项目储备情况最高给予一次性项目补助1000万元。

《措施》提出将持续深化省校合作,通过“人到山西好风光”“实习山西”“研学山西”等平台吸引文博专业人才来晋工作,对留(来)晋博士毕业生每人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10万元、科研补助5万元。支持文物保护和考古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及我省公开招聘政策规定和程序要求,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对国家一、二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最高给予一次性补助8万元、3万元。对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最高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何宝国)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