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山西夏县辕村遗址发现4座早商墓葬
2025年10月14日 09时55分   山西晚报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南丽江)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夏县辕村遗址4座商代墓葬的发掘资料,为研究晋南地区早商文化分布格局提供重要价值。

辕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裴介镇辕村南部,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古代聚落遗址,外围有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环壕围绕,东北部被现代村庄和厂房叠压。该遗址在2005-2006年、2018年分别进行过两次发掘,均发现较多新石器时代及夏商等时期的遗迹,出土大量遗物,但未发现有早商时期墓葬。

2023年8月-12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新石器时代、夏至早商时期、战国时期、宋金时期的房址、灰坑、窑址和墓葬等遗迹38处,出土陶器、铜器、玉石器、骨器等遗物。此次发掘收获主要是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遗存,早商时期遗存数量很少,其中,编号为M8、M12、M15和M16的4座早商时期墓葬保存较好,出土遗物丰富,是研究晋南地区早商文化的重要资料。

4座墓葬中,M8和M12位于东北发掘区中部,两墓相邻,附近零星分布同时期灰坑。M15和M16均位于西南发掘区的南部边缘,早商时期的灰坑和房址相对集中地分布在墓葬周围。它们的形制、葬式与随葬器物组合具有早商时期中小型墓葬的特点。墓葬均为南北向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式为单人俯身和仰身直肢葬。

M8墓内随葬器物6件,分别是陶鬲、斝、斜弧腹盆、鼓腹盆、圆陶片和玉柄形器;M12出土器物7件,分别是陶鬲、罐、斜弧腹盆、鼓腹盆和铜爵、刀;M16出土陶器3件;M15随葬单件陶鬲。这些陶器中,M8的陶盆、M12的陶盆和罐,以及M15、M16随葬陶器出土时皆已严重破碎,应属于下葬时对陶器人为进行破坏的碎器葬习俗。

据该考古项目的工作人员介绍,墓葬出土器物的形制和纹饰特征,与二里岗下层文化第二期的同类器相近,反映出这4座墓葬的下葬年代应在二里岗下层文化第二期,即早商文化第一期二段。从辕村遗址的遗存特征和地理位置来看,这4座墓葬属于二里岗文化东下冯类型。

山西夏县东下冯夏商时期遗址位于青龙河上游的中条山脚下,是这一时期该区域内的核心聚落。辕村遗址位于青龙河的下游,空间距离上更加接近运城盐湖。从聚落的规模和等级来看,辕村遗址明显要低于东下冯遗址,而在这里能发现随葬青铜礼器的中小贵族墓葬,说明辕村遗址可能位于从盐湖通往东下冯遗址的交通要道上。因此这4座早商时期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晋南地区早商文化分布格局提供了重要材料。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