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职业选择。赵婷思虑良久后从原来从事的法务岗位离职,春节前正式入职忻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内的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充满新鲜感的职业体验让我更有工作热情。”赵婷的想法也代表了不少年轻人的就业心态。
入职后,赵婷接触到了智慧交通项目。该项目需要她根据无人机采集的各种复杂场景图片,对行人、车辆、建筑物等信息进行提取、分类,处理成人工智能可以识别的语言,当系统内的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应用到城市路网优化工作中。
“其实,智能语音、人脸识别、智能客服等很多智能服务的背后都有数据标注师的付出。”赵婷进一步解释道,“在投入市场前的AI就像婴儿一样并不具备思考能力,经过海量的数据标注训练,才能更好地认识人类世界,因此这份工作又称为‘人工智能训练师’。”
随着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跨界融合,涌现出大量特定领域的定制化数据标注服务,赵婷所在的忻州分公司成立近半年的时间里就承接了不少来自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项目。
“从奔走千家万户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网约司机,到短视频平台催生的自媒体运营、直播销售员,再到数字技术孕育出的虚拟形象设计师、数据标注师……以互联网为基础、数据为要素、信息技术为动力的新就业形态受到了年轻人的广泛关注。”忻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副总经理赵宝山说。
近年来,园区内入驻了一大批网络直播、软件开发、线上培训、跨境电商等企业,也带来了不少新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赵婷一样选择加入其中。
如何顺应就业市场变化拓宽就业空间,忻州市人社部门也采取了行动。在今年举办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上,首次开辟了“新业态专区”,涉及电商直播、网络科技、新媒体运营等领域的20多家企业前来“招贤纳士”,吸引了大批应聘者投递简历。
数字技术催生就业新机遇的同时,人社部门也将数字技术与公共服务跨界融合,做起了“直播带岗”。在为期两天的招聘会上,主播依次在参会企业的展位前讲解企业情况、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求职者关心的问题,还有不少企业代表主动站到镜头前,与求职者“屏对屏”互动,别出心裁的“云”竞聘吸引了6000余人线上围观。
“‘直播带岗’能促进传统岗位的人岗对接,也能引导更多线上求职者了解新兴职业,针对性解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这次效果就很不错,以后也会接着做。”忻州市人社局就业指导与失业保险科科长张会军说。
薛志浩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