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抗疫!忻州雷霆救援队:抗击疫情,我们不能缺席
2022年12月08日 08时24分   忻州日报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危难关头,忻州雷霆救援队挺身而出、逆行而战,果敢地按下了抗疫快进键。他们负重向“疫”而行,与市区广大干部群众并肩战斗、携手同行;他们驰援大同,奔赴抗疫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他们用最温暖、最骄傲、最无悔的样子,逆向而行,为民而战。他们是冲锋在抗疫一线的忻州雷霆救援队的“消杀兵”“排头兵”。

集结:直面危险、挺身而出的“消杀兵”

“嗡嗡嗡……嗡嗡嗡……”随着阵阵轰鸣声,“消杀器”白色雾化消毒液喷涌而出,贴地散开,形成雾毯状,这是忻州雷霆救援队在恒隆帝景小区的消杀现场。

疫情防控,环境消杀是阻隔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11月9日开始,为全力保障全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忻州雷霆救援队长于雷迅速集结志愿者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尽最大努力阻断市区疫情扩散。

20多天时间里,雷霆救援队的100余名志愿者几乎走遍了市区的大街小巷,对隔离区、密接者确诊病例住所等近500万平方米风险区域进行消杀作业。

在消杀现场,志愿者们严格按照上级疫情防控的要求,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穿上厚实密封的防护服,戴上N95口罩、手套和防护面罩,背着六七十斤的消杀喷雾器,第一时间穿梭在层层高楼、平房院落等生活区公共区域进行消杀,确保每个角落、每个区域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消杀一趟下来,志愿者们的肩膀都被压得通红;长时间运转,消杀设备裸露的金属部分会变得烫手,志愿者的手不小心被烫伤了;戴着防护口罩、身穿防护服,志愿者们个个浑身湿透……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只要能为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心甘情愿,累并快乐着!”

“恒隆帝景小区出现了一名确诊病例,为遏制疫情传播,请迅速安排人员在其所活动过的单元楼内进行消杀。”11月23日凌晨三时,接到紧急通知的忻州雷霆救援队迅速派出有着丰富经验的闫向阳、董斌、张士忠三名先锋队员携带装备赶赴事发地进行消杀作业。

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开展消杀工作。三名队员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背着40斤重的消毒桶,全副武装出现在消杀现场。门把手、楼梯扶手、电梯按钮……,从上到下一层一层消杀,电梯间、楼梯间,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病毒的角落都不能放过。

消杀结束后,太阳已悄然跃上地平面,一抹抹微光照亮了志愿者温暖抗疫路。

“救援同志们,快来帮帮我们吧!”在兰村执行完消杀任务的志愿者准备返程时被几位村民拦住了。原来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有零散几户密接者,害怕病毒扩散,想请志愿者对他们所处的周边环境进行消杀。听闻此情况后,大家二话不说重返战场。

当日,气温骤降,零下十几度的寒风考验着队员们的耐力与斗志,湿透的衣服扯一扯,模糊的面罩擦一擦,弥雾机出雾口冻上了就拿开水浇一浇,继续干!

“太感谢你们啦,实在是辛苦了!”听着村民们一句接一句感谢的话,大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返回到驻地后,大家蹲在地上狼吞虎咽大口吃着早已冰凉的盒饭的那一幕很是辛酸。不能按时吃饭睡觉,已是大家近一个月里的生活常态。”于雷的话语里满是心疼。

抗疫路上,志愿微光凝聚,如火如炬。忻州雷霆救援队10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岗位的志愿者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奔赴疫情一线,竭尽所能、无私奉献。他们凭着一股执着的奉献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消杀任务。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集结:驰援大同、战之必胜的“排头兵”

“我们回来了!”11月22日,这支“召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忻州雷霆救援队在圆满完成大同的志愿服务后,凯旋而归。

“忻州、大同都是一家人,没有尽力而为,只有全力以赴。”10月20日,经过近3个小时的车程、9名救援队的志愿者抵达大同湖东电力机务段,在第一时间,他们就作出了庄严的承诺。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得知大同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后,于雷就产生了前去支援参与防疫消杀工作的想法。经过多方联系,在常务副队长赵屯生的带领下,志愿者李俊文、张士忠、闫向阳、董斌、侯志伟、姜培平、段彦军、冀建国赶赴大同湖东电力机务段(大同湖东电力机务段是大秦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承担着4万多吨保障煤运往全国各地的任务),迅速投入消杀工作。

“防护服、消毒装备,每一次消杀任务要负重70斤,一天24小时待命,一次任务下来全身的衣服就都被汗水浸透了。”“最高的一栋楼是7层,我们都是一步步爬上去、一步步爬下来的,消杀过程中没有留下任何死角。”赵屯生说,每次执行消杀任务要使用5桶消毒液、合计200斤,累计消毒面积达11万平方米。

一个多月来,志愿者们无惧危险,志在奉献。他们每天要消杀两次,一天高强度的工作下来,脱下防护服、摘下护目镜,额间的压痕清晰可见,还不时被药物灼伤。他们住在卧铺列车上,每天往返驻地和工作区域要步行2000米,背着沉重的装备要走40分钟,每天休息时间不足6小时……湖东机务段的派班室、化验室、职工公寓等12处公共区域都留下了他们英雄的足迹。

“消杀工作确实很累,但是能为抗疫做点事情还是很欣慰的,我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赵屯生说,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再苦再累,我们都会坚持到底。

“只要我有时间、有精力,就一定要将公益进行到底!”闫向阳说,作为雷霆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深感荣幸,也将一路逆风而行,向阳而生。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会义无反顾、挺身而出。”面对艰苦的消杀工作,志愿者们甘之如饴,为大同湖东电力机务段提供了全方位的消杀服务,有效地保障了大家的健康安全。志愿者的倾情付出,也赢得了太铁局、大同湖东电力机务段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

忻州雷霆救援队筹建于2020年7月,是一支来自民间自发组织,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队员们均为志愿者。两年来,共参与抢险救援100余起,寻找失踪人员10余起,应急防火演练10余次,社区、学校宣教30余场次,多次获得省市优秀志愿者团体称号,队长于雷也获评省市“最美志愿者”。

“面对疫情,我们知道工作有危险,但是,我们从不畏惧。在抗击疫情的战役里,我们不能缺席。”于雷说,疫情终将过去,繁华必将如常,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持续做好各公共场所、社区的消杀工作,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李春平)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