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州人>>正文

风雨三十载法律在心间

——记山西云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忻州市律师行业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李建文
2025年05月14日 10时46分   忻州日报

李建文(左一)与同事讨论案情

提起律师,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他们在法庭上身着正装、言辞犀利的形象。然而,李建文却打破了这一固有印象。初见他时,他穿着朴素,亲切和善,正在云中律师事务所堆满文件的办公室伏案工作。在33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牢记初心,用双脚丈量土地,奔走在维护法律公平正义的道路上。

专业能力,让他站在高的起点

李建文深知律师是一份专业性极高的职业,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一切都无从谈起。初入行时,他面对案件毫无头绪,但他选择将所有线索摊开,背着装满文件和法条的公文包,一项项落实,寻找证据和事实。凭借这股韧劲,他的案件胜诉率高达90%以上,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16年被评为“全省律师行业优秀党员律师”,2022年和2023年分别被评为“忻州市律师行业优秀党员”和全省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并被授予“1990年至2023年光荣执业”荣誉。2021年,他被推举为我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其代理的繁峙平型关铁矿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入选省高等人民法院优秀案例,成为我市首例成功审结的民营企业破产重整案件。2024年,作为忻府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他主持的12件行政诉讼案件全部胜诉,100%的胜诉率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写照。

社会良心,让他认真对待每个案子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李建文的职业生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处处是底线,处处讲良心”。随着接手的案件越来越多,他的心态也逐渐发生变化,从最初的“谁是我的委托人,我为谁讲理”,到后来的“该赢的时候必须赢”,以及现在的“该赢的时候不能输,该输的时候不能赢”,一个法律从业者的心路历程跃然纸上。

“委托人来的时候,都很无助。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估计没人愿意和律师打交道。”他向记者说道。曾有一个案子,让李建文至今记忆犹新。2017年,几位来自岢岚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向他断断续续叙述他们的困难。过程中,他们略显拘谨的神情和布满皱纹的脸颊,让李建文数次沉默,因为他们要告的,是所在村的村委会,牵涉村民129名。

在几位村民期冀的目光中,李建文接下了这个“活儿”,至此他便开始了数不清的取证、走访、埋首案牍,不厌其烦地捋顺法律关系,分析、预测诉讼效果,安抚村民。每一个细节,他都力求做到详细、准确。凭借他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苛刻且不断追求完美的执业态度,这起集团诉讼系列案件全部胜诉,129名村民的权益得到了维护,村委会违法将村集体土地承包给个人的做法得到纠正。长达四年风雨无阻的奔波、一次又一次的取证分析与寥寥无几的诉讼费并不成正比,“可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义无反顾接下这个案子。”李建文说。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他知道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些损失抵得上他们辛辛苦苦种多少亩地。“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这句话他始终牢记心中。

执业情怀,让他成为年轻人的榜样

享受是对一份职业最高的评价。采访过程中,李建文提到最多的词,便是“享受”。他不仅享受案件胜诉时的成就感,也享受搜查取证这个艰辛的过程。在情理法中寻求公平正义,为身处困境的人找一个出口,是他的毕生追求。

作为一名前辈,李建文的情怀不只在自身,更在年轻人身上。他希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律师,希望正义的火种不断茁壮,希望律师行业“枝繁叶茂”。在他有能力带年轻律师后,每周五他都会带着他们研究新法律和疑难案件。新来的实习生将法律意见书中的一句话写得不准确,李建文第一时间发现,严肃指出其错误。“法律面前没有小事。一个字不准确,上了法庭就会有层出不穷的后续问题,甚至会直接影响案件的成败。”那是很多人第一次见他发火。从此在开会前,大家都会再三打磨自己的材料,确保所有文字毫无谬误。正是这份精益求精,使得李建文的所有案件办得干净利落,没有后续遗留问题。不少年轻律师拿他作榜样,他也激励了很多人。

正是因为有李建文这样的人,云中律所的“传帮带”从未停止,为我市培养出不少优秀的法律人才。好的传统使得云中律所在32年来多次荣获省、市“先进单位”“先进律师事务所”“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17年5月被选定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单位,每年代理各类案件超过600件,为50余家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常年担任法律顾问。(记者聂艳英 田静)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