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忻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四级专家张杰
20载日日夜夜里,他扎根输电运维的前沿阵地,足迹遍布忻州5000余公里的高压输电线路;他潜心砺剑、苦练硬功,多次在带电作业技能竞赛比武中斩获佳绩;他锐意创新、躬行践履,用创新成果攻克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他挺膺担当、兢兢业业,在银线纵横间守护着万家灯火……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忻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四级专家、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张杰。
是行业尖兵,也是团队带头人
张杰,男,汉族,1980年6月14日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多年来,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基础与不懈的追求,在创新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
张杰研发的创新成果获国家授权专利20余项,1项获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金奖,4项获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一、二、三等奖,5项获山西省五小成果二、三等奖,3项获山西省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特等奖,10项获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同时,他曾获得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三晋工匠提名、三晋英才优秀青年人才、忻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忻州市劳动模范、忻州工匠、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是山西省总工会、忻州市总工会、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命名的“张杰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
微光成炬,薪火相传。工作室累计培养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两人,三晋工匠1人、获提名1人,忻州工匠两人,晋电工匠1人,忻电工匠1人,高级工程师7名,高级技师12名。现在,张杰工作室已然成为新进员工的培训基地、解决技术疑难的创新阵地、导师带徒模式下人才培养的优质孵化地。
是“铁身板”,也是“活地图”
2005年,张杰开始从事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工作。每次作业,他都需要穿着厚厚的屏蔽服,借助软梯攀至20米以上输电线路电气部位缺陷位置进行作业。
从新人到骨干,张杰用了6年。这6年时间里,他与铁塔银线相伴、和高山峻岭为伍,就这样,他的经验在一点点积累,技术在一步步提高。
凭借着一系列出色的表现,张杰从普通带电检修工,成长为带电班班长、带电作业高级技师。
作为线路工人,既要技能娴熟,又得有好记性,张杰堪称单位的“活地图”。他用脚丈量了所有线路的准确地点,每一基杆塔的具体位置他都能脱口而出。“多记录、多积累,带电作业时才不慌。”张杰说。正是这些看似重复、繁琐的工作,让他摸到了“门道”,业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是技术骨干,也是创新达人
身为单位的技术骨干,重要检修任务总少不了张杰的身影。有一次,220千伏万义线3#——4#档距中导线有一处严重断股,必须利用软梯进入故障点,采用爆压法进行补修。该档档距大、故障点距地面约40多米,利用软梯还需具备一定的体力、胆识和实践经验,而张杰在反复推敲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后,顺利完成任务。
数年来,张杰多次参加输电线路专业巡视和专家组诊断性巡视,在实践中摸索、学习、钻研。在师傅教导与自身努力下,他的成绩十分突出,分别发现200千伏输电线路地线断股等重大缺陷50余件、弹簧销和开口销脱出退出紧急性缺陷68件以及一般性缺陷1000余件,为设备健康运行、提高抵御事故能力筑牢“防火墙”。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电力人需要“不停充电”。在抢修现场遇到难题,张杰总会反复琢磨改进,不断精进技能。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他发现不少现有的个人安全工器具和作业工器具亟待改进。
一次新员工培训,有一名青工反映了攀登水泥杆时脚扣易脱落的情况。张杰受孩子们滑旱冰启发,将旱冰鞋的搭扣加工后安装到脚扣踩踏板的后部,做成了带锁扣的脚扣,帮助大家有效预防因脚扣脱落而发生的高处坠落危险。
张杰不仅自己搞创新,还通过导师带徒传播自己的思想,吸引了一批有激情有干劲的同志加入科技创新工作。他被山西省电力公司评为“好榜样”之“创新标兵”,所在团队获得“好团队”之“创新型团队”荣誉称号。
是“追光者”,也是“担当者”
“师傅心很细,敢想敢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他那里总能迎刃而解。”在徒弟任国栋眼中,张杰不仅技术过硬,更有担当魄力。
2023年12月中旬,运城垣曲迎来历史罕见的大范围雨雪天气,受冻雨和大风天气影响,垣曲县境内4条高压输电线路覆冰严重,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受到影响。国网忻州供电公司落实省公司部署,迅速组织开展支援运城抢险救灾保供电工作。
张杰与队友第一时间赶赴运城投入抢修抢险工作。在抢修路径未通的第一时间,他们艰难穿行在枝杈密集的林子里、沟底峡谷中,进行现场勘查。山路崎岖,脚下是厚厚的积冰层,他们却无惧恶劣的环境,为抢修决策收集第一手资料。
在连续4天夜以继日的奋战中,大家争分夺秒,全力开展供电设施抢修恢复工作。在此期间,他们完成了110千伏金古线拆除,组立铁塔1基,修复铁塔1基,紧放导线5档,拆除地线5档,处理各类缺陷31件。
守一方灯火,护万家平安。在匠心筑梦的漫漫征程中,张杰步履铿锵、无悔无怨。当谈及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的感受时,张杰如是道:“其实我很普通,我身边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一线工人,这份荣誉不光属于我,也属于每一位电力人。”
“择一事终一生。既然选择了这一行,我就会把全部的热情和汗水献给钟爱的铁塔。”他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