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岢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非遗工作室内,柔和的灯光下,随着纸屑纷纷落地,又一幅剪纸作品《金蛇贺岁》在非遗传承人韦东梅的手中诞生了。“正好100幅了!”摘掉老花镜,韦东梅活动活动手指,虽然连续工作略显疲惫,但从她的脸上看到更多的是作为创作者的满足。
百蛇迎春 剪纸贺岁
工作室的地上,是一幅10米长卷,长卷上已经被大小不同、神态各异的剪纸作品铺满。稍微活动一下筋骨,韦东梅把刚刚剪好的一幅作品用熨斗小心翼翼地熨平,然后像捧着婴儿一样轻轻把它放到长卷上去。100幅作品,充分运用了不同的剪纸语言形成丰富的构图。一一看过去,不管盘蛇还是卷蛇,个个造型夸张,神态鲜活,质朴灵动,装饰纹样也是丰富多变,绝无雷同,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年味儿和满满的祝福。难以想象这么多作品从设计到剪纸均出自一人之手。韦东梅介绍,这组作品中她运用了多种传统吉祥元素:牡丹、如意、柿子、喜鹊、梅花、铜钱、蝙蝠、白菜、元宝、青蛙等,寄寓了蛇年吉祥、富贵平安、福寿三多、财源滚滚、事事如意等美好愿景。
“2025年是蛇年,蛇在传统文化中寓意丰富,象征着吉祥、神圣、幸运、智慧、财富等等,蛇和龟也常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大家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有梦想、有智慧,那日子还不是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韦东梅笑吟吟地说,她希望这些作品能够为大家的美好生活锦上添花。

非遗传承 丹心铸魂
韦东梅,60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工艺美术师、忻州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从小跟随母亲学习传统手工技艺,从艺四十多年,曾多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山西省文博会、旅博会等并多次获奖。2020年在山西省工艺美术馆举办“韦东梅作品展”,作品被纳入馆藏。2019年斩获山西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剪纸类一等奖,2020年又获山西省工艺美术技能大赛刺绣类第二名。2021年作品获“建党百年全国剪纸精品展金奖”,2024年在山西省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大赛中获一等奖。本人于2019年被全国老促会授予“全国老区妇女创新创业标兵”,2023年获“三晋技术能手”称号,2023年、2024年被评为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分会优秀会员。面对荣誉,韦东梅笑言,“我自己最喜欢的荣誉,还是亲朋好友口口相传的‘巧手手’。”
其实,“巧手手”韦东梅,从小受母亲的耳濡目染,她的面塑、布艺、刺绣、绘画也样样令人称绝,非遗工作室内陈列的千余件作品全部出自她的一双巧手。如果说早年做这些是出于个人爱好的话,退休后,她已经把这些爱好当作了一项事业。她还承担岢岚县市民夜校“非遗”项目的授课任务,多次应邀到县直各学校进行“非遗”教学,对乡村妇女进行技能培训,指导宋家沟“巧手坊”的农家妇女通过剪纸、制作鞋垫走上致富路。她的工作室,早已不单纯是她的个人工作室,而是成为“非遗”实训基地、集艺术与生活于一体的民俗展览馆、青少年研学基地,往来者络绎不绝。为了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技能,同时壮大非遗传承队伍,韦东梅真正做到了不遗余力。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非遗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做这些,不仅仅是热爱,还有一份责任啊。”韦东梅说。非遗传承,“传”,就是要让更多人接触、了解、参与、喜欢非遗。因而,多年来她坚持开展公益教学,传统节日之外,她常常会在广场、公园、社区开展活动,无偿教授传统技艺,用自己的教学方式助力农村姐妹致富奔小康。在她的倾心传授下,宋家沟任明荣、郑仙仙等妇女制作的刺绣鞋垫、窗花成为热销的旅游纪念品。作为岢岚人,她致力于家乡的形象宣传,创作了众多以岢岚特色为主要元素的作品,《岢岚是个好地方》《红色岢岚》《岢岚民俗风情》《岢岚传说》《文明岢岚》等系列作品出现在岢岚县的各类宣传展板中。

匠心所至 芳华自来
生肖剪纸是韦东梅剪纸作品的重要内容,每年她都会创作不少于20种风格的生肖剪纸作品馈赠亲朋好友。创作“百蛇迎春”系列作品,是她去年国庆后就展开的一项工作。“我本人经历过贫穷和落后,见证了家乡岢岚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希望用我的方式,用非遗的美,来祝福国泰民安,祈愿幸福久长。”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韦东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创作中,有的作品心里有了图案后就直接上手,有的作品需要先画草图然后再剪,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剪到深夜一两点是常有的事。
5年前,因为长时间手握剪刀,她患了腱鞘炎,右手拇指完全不能动弹,手术后恢复了很久。“一方面知道应该多加注意,另一方面毕竟年龄大了,又担心什么时候想剪也真的剪不动了,所以无比珍惜当下还可以随心所欲创作的机会。”看着眼前的作品,韦东梅说,每件作品完成后,脑子里想的就是下一件,她说,那些盘旋在脑子里的图案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个个可爱,热切地期待着有人能把它们带到这个世界来。
韦东梅说,春节前后,希望可以举办一次以《百蛇迎春》系列作品为主要内容的剪纸作品展。“展出自己以及徒弟们的剪纸作品,让回家过年的年轻人能够感受到来自家乡的一份年味儿。” (田沁梅)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