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吉虎在全神贯注绘制“小人书”。
近期,一个名叫“梦圆画室”的自媒体视频号火了。
该视频号以“小人书”形式讲述老故事,把许多人的记忆瞬间拉回到年少时光。巴掌大的页面,讲述着悠远的原平故事,《寇五子背鼓》《郝隆晒书》……这些从小听长辈讲述的“光阴的故事”,唤起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梨乡原平历史故事》《溯源石鼓寺》等宣传原平的作品,更是勾起在外的原平人的思乡情怀和对家乡的热爱。
“梦圆画室”的主理人叫艾吉虎,正如他的视频号名字一样,绘画是他人生的最大爱好和情感寄托。早些年,艾吉虎曾利用绘画专长从事过玻璃雕画,随着玻璃雕画在装修行业的没落,艾吉虎转战其他行业,但兜兜转转离不开他的绘画爱好。在原平市民俗文化研究会当美编期间,艾吉虎开始尝试“小人书”的绘画创作,没承想,几个插图画出来,得到许多人的热烈追捧,这激发了他继续创作的热情。
艾吉虎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己任,将家乡的风土人情、身边的故事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传递社会的真善美。“在选材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乡间流传很广,但主题不入流的素材,我会果断排除。还是要依靠正能量的内容博得流量。”艾吉虎说。

他的“小人书”插画自带一种中国传统故事的“烟火气”,这种写实的笔触体现了艾吉虎对生活细节的凝视。人物线描准确地表现出主人公的身体结构和肌肉起伏,这样的细节表现正是来源于他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郝隆晒书》是《世说新语》里记载的一个成语故事。原平名士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现指人腹中装书,很有学问。在“小人书”中,郝隆解开衣扣袒胸露乳晒着太阳,面露微笑而不失幽默之态,他桀骜不驯的个性通过艾吉虎的画笔表现得淋漓尽致。《梨乡原平历史故事》更显精炼,作品纯用白描,线条疏密有致,构图简洁大气,以有限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将梨乡原平的美景尽铺眼前,令人回味无穷。
记者采访艾吉虎时,他谈到儿时看到的部分经典作品,如华三川的《白毛女》和贺友直的《山乡巨变》等作品,对他有很大启发。“一本优秀的‘小人书’,每一页都是一幅独立的画作,都有独立的创意和供读者深思的空间,它是在文字脚本上的再创作,也是作者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桥梁,画面中的场景、服装道具等都要为主题服务,角色身份、地位、性格等,都要通过其形态和举止体现,在这方面,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艾吉虎谦虚地说,“我的作品对故事的描述性比较强,对艺术本体的思考弱一点,绘画技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只希望通过‘小人书’这种形式,让孩子们和年轻人了解历史。”
艾吉虎的“小人书”一经视频号推出,就获得不少读者的关注和点赞,同时也为他吸粉不少,单件作品最高阅读量达25.3万次。网民“五猫1826”留言:“作者用“小人书”的形式讲述原平传统历史故事,佩服!”网民“hua”留言:“看到了小时候的‘小人书’,画得真好,讲得真棒,传播得好。”更有生活在外的原平人流露出思乡情,网民“小猫咪”说:“山西原平,我的家乡,叙述原平故事,扩展地域文化,真棒!”
艾吉虎表示,他会把“小人书”创作坚持下去,留给下一代看,让孩子们和年轻人了解家乡风土人情,爱上传统文化,实现“传承”的意义。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