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州人>>正文
乡村“拓荒人”赵庚铭
2024年10月11日 10时31分   忻州日报

赵庚铭与村民谈心。

赵庚铭,出生于2000年12月,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员,2022年通过专项考试成为忻府区三交镇寨底村的一名到村工作大学生。

初到寨底村,赵庚铭就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在走访中,他发现村里很多家庭缺少劳动力,耕地撂荒无人种。他立马重视起来,就村里撂荒地问题做深入调研。

赵庚铭和镇、村干部一起走到田间地头,一家一户走访调研,详细了解土地撂荒原因。有的是因为劳动力外出,无人耕种;有的是因为耕种条件不佳,难以产出;有的是因为易地搬迁,不便照料。

“看着大片的撂荒地犹如乡村美丽画卷上的瑕疵,让人揪心。好在区里、镇里很重视这个问题,组织人员深入排查,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赵庚铭回想起当初的情景说。

在镇党委的指导下,赵庚铭和村“两委”积极推广土地流转工作,并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吉祥农业有限公司,为村集体带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将这片土地打造成了订单式的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易地搬迁户回村种地难、留守老人种地难、集体土地增收难等问题,还为村集体带来了额外的土地流转承包收入。2023年村集体土地流转承包收入14万元,2024年预计收入15万元,带动37名村民就业。

如今,寨底村曾经荒芜的土地上种植着甜糯玉米、大豆、红薯等优质作物。这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为村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贡献了力量,更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整治寨底村撂荒地的过程中,赵庚铭有不少感触。“每一项决策都需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情况和利益,每一个行动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当我看到村民脸上露出的笑容,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它让我下定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3月,赵庚铭受组织委派来到上寺村主持党支部工作,他将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的做法带到了这里。4月初,赵庚铭对该村的撂荒地、坡耕地进行全面摸底,盘活撂荒地与坡耕地共120.83亩。经村民代表会决议,这些土地采取集体代耕模式,并结合实际条件,实施玉米与大豆套种;针对撂荒地、坡改梯土地“生土”多的弊病,加大复合底肥用量,提高土地活性,强化土壤肥力。

8月份,经过组织考察,赵庚铭正式履新上社村党支部书记。令他喜悦的不仅是工作得到组织的肯定,还有流转土地种植的甜玉米喜获丰收,这将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带动21名村民就业。与此同时,“红湾”80余亩水浇地流转计划出炉,赵庚铭积极向村民宣传“打捆流转地值钱”思想,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共同决定将于2025年初通过竞价进行土地流转。此举可为村民增收4万余元。

看着曾经的撂荒地渐渐恢复生机,赵庚铭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独特魅力。“下一步,我将以‘红湾’为试点,逐步探索山区土地高效利用路径,助力集体经济壮大、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陈文强)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