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40岁的寇素红走上了环卫岗位,至今已将近9个年头。这些年来,她从一名普通环卫工人成长为小组长,从一名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党员。她对待工作认真、用心、热情,敢于创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光与热,在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2023年被评为“忻州好人”“山西好人”。
寇素红同志爱岗敬业,自参加环卫工作以来,她始终如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一辆三轮车、一把扫帚,伴随着她走街串巷进行清扫、收集垃圾。多年来,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早上4点巡查清扫,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寇素红有高度的责任心,总是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从不讲条件、不谈报酬。自从担任忻州市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小组长以来,她每一天都是提前到岗,推迟下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用心做好所辖区域路段的清扫、保洁工作,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10小时。
寇素红始终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闪亮名片。工作中她尽职尽责,诠释着诚信的理念,凭借优异的表现,先后被单位、上级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被表彰奖励,并于2019年3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寇素红始终以诚信为人生信条,工作中能做到拾金不昧、言而有信。她日常负责的路段是云中南路光明街口至云中南路长征东街路段,2022年5月7日清晨,她像往常一样按时上班,当清扫巡查到云中南路色织厂宿舍门口时,发现有一辆未拔钥匙且未上锁的电动车停放在路边,车头储物篮里还放着一部手机。看到这个情况,她就一直守在电动车周边观察和等待,由于无法联系到电动车主人,她一边注意周边街道的情况,一边留神看守电动车和车内的物品。怕电动车主人着急,她还录下现场视频发到微信群里,希望群友们能帮忙寻找到电动车主人。在等待近一个小时后,电动车上的手机响了,她接通电话后知道打来电话的正是电动车主人,便在原地等候,直至电动车主人顺利取回电动车和车内物品。事后,这位车主为了表达感谢之意,特意到单位送给寇素红一面写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
寇素红从事环卫工作近9年的时间里,不止一次捡到过贵重物品,但她都能恪守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每次都及时上交、物归原主。“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但是捡到别人的东西,不管多么贵重,我都会想办法归还,不是自己的东西拿了心里也不踏实。”她多次和工友们这样说。
2020年5月10日清晨,她像往常一样按时到岗上班,在清扫街道的过程中捡到一个黑色钱包。由于无法联系到失主,她一边清扫周边街道,一边询问路人、同事和附近小店主,在经历三个多小时的等待后失主出现了,顺利取回了钱包并当面核对包里的东西一样不少。为了表达感谢,失主要给寇素红500元钱,她委婉谢绝。
其实这并不是她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面对从天而降的“馅饼”,她从没有动心过。当弯腰捡拾钱包时,她总能抵挡住诱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桩桩、一件件,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比如,上学时间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有时孩子们丢了书、文具盒甚至红领巾,只要她捡到,都会想方设法给孩子、家长送达,除此以外,遇到老人过马路时她也会积极上前护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这些平凡又细微的小事,让人们感受到了美德的可贵,也正是因为她坚守本心,乐于助人,不断在工作中锻炼成长,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关注,也在身边汇聚起了新时代满满的正能量。(本报通讯员)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