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好家风欢乐多、好家风幸福长,全市第三届“文明家庭”获得者张丽惠的家庭就有这样的精神内核。在单位,她是一位好妇联干部;在家中,她是一位好妈妈、好妻子、好儿媳妇。
敬老尊老,做文明家风的践行者。丽惠家里上有年迈老人,下有儿女,丈夫在治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常年在外作业,支撑这个大家庭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她时常关心、照顾长辈。老人喜清静,住在农村女儿的家中,她总隔三岔五做些吃的送去。她和丈夫相互关心,志同道合,携手走过30多载。
丽惠常说,我们做子女的要关心照顾好老人,作为妇联干部,更要为儿女作表率。2000年,她的婆婆得了糖尿病,公公身体也大不如前,他们夫妻定期带老人体检,寻医问药,不厌其烦。2001年,婆婆又确诊腰椎间盘突出,在他俩的精心照顾下,老人现在活动自如。
以身作则,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丽惠的家庭有着浓厚的书香氛围,夫妻二人都通过努力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但他们依旧坚持学习,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受他们的影响,一家人都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丽惠的家庭也是一个民主型家庭。对待孩子,他们充分考虑其天性,尊重孩子,平等相待。平时注重沟通交流,有事会与孩子们商量,鼓励其独立思考,以培养他们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孩子们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
尽职尽责,做和谐社会的守护者。在这个小家庭里,两口子都是有着30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女儿也在研究生就读期间成为一名党员。平时,丽惠和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邻里关系融洽。
丽惠一家环保意识强。丽惠要求每个家庭成员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做起,尽量不使用塑料袋,为环保事业尽微薄之力。2017年,她的家庭被评为省级绿色环保家庭。
她在驻村工作期间,尽己所能,为一些贫困家庭提供帮助。她还是邻里的“热心妇联人”,力所能及地为留守儿童联系学校、为留守妇女解决困难。作为妇联干部,丽惠经常带头为困难群体捐款捐物,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大家的妇联姐姐”。
丽惠深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文明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千千万万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就不会有一个文明和睦的社会。所谓“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她常说,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福气就有多大。真正的和谐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在与其他人不断的交流与磨合中,用自己的爱心、包容和理解来维系。(记者 张林泉)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