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州人>>正文

舞出一片新天地

——访忻州古城“貂蝉拜月”舞者杨渊媛
2024年01月10日 11时16分   忻州晚报


三年来,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晚上,忻州古城的北城楼广场都会有“貂蝉拜月”的舞蹈表演。每次演出,现场观者如云,人们摩肩接踵。扮演貂蝉的舞者随着节奏展现曼妙舞姿,常常博得阵阵掌声。这位貂蝉扮演者,就是土生土长的忻州女儿——杨渊媛。

为什么她能把古代美女貂蝉,舞动到如此出神入化?她有什么样的经历?卸妆后的她,又是什么样子?带着这些好奇,笔者对杨渊媛进行了一次专访。

2023年的最后一天,上午10点,渊媛和忻州古城运营公司策划部张经理如约而至。我们相约的地点是古城南北大街的白公鸡茶社。虽然初次见面,但之前都有一些基本了解,彼此间便不觉得生分。


舞者杨渊媛

坐在笔者面前的杨渊媛,戴一顶白线边的黑色贝雷帽,一袭黑色新潮装,足蹬黑皮短靴,留着齐肩中长发,言谈举止间,展现出干练与青春的气息。

渊媛侃侃而谈,说起了她的表演经历和创建这支专业舞蹈队的过程。

2020年农历端阳节前,忻州古城运营公司通过调研,计划把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搬上舞台,增加古城的文化演出氛围。那么作为忻州的美女,貂蝉由谁来扮演?主办方经过研究决定,以公开选拔的形式进行海选。广告一经发布,就引来了众多市民和游人的关注,有数百名女青年前来应聘。主办方以视频的形式在线上公众号推出竞选人,通过观众投票和专家评审,最后确定人选。

在那场竞争激烈的表演中,杨渊媛以天生丽质、身段优美,再加上深厚的舞蹈专业素养脱颖而出,得到了线上线下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夺得魁首。决赛那天,亲临现场的著名导演贾樟柯,也对杨渊媛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

忻州女儿杨渊媛1997年出生,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且特别热爱表演艺术,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她都是班里的文艺骨干。高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编导专业,后来又远赴法国巴黎读研深造。巴黎是世界艺术之都,在那里求学的同时,更开阔了她的视野,增加了她对艺术的深层领悟。学业完成后,杨渊媛并没有留恋外面的美好,而是毅然踏上了回国之路,返回家乡发展。

讲到这里,笔者看到渊媛有些激动,同时也感受到了她的一颗报效祖国、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

潘德华摄

杨渊媛从小就听说过貂蝉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貂蝉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推翻权臣董卓的荒淫统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连环计,成功地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她也听老人们讲过,貂蝉是忻州木耳村(今称木芝村)人。这个乱世中的弱女子,那种舍小家、为大家,以及甘愿牺牲自我的精神,令渊媛敬佩不已。她暗下决心,要把貂蝉这个侠义女性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游客和市民面前。

“貂蝉舞”是杨渊媛根据《三国演义》的故事,并结合忻州民间传说进行创作的,也是由她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舞蹈节目。舞蹈由五人组合表演,领舞者扮演貂蝉,其余为貂蝉侍从。内容由貂蝉献舞、貂蝉拜月、貂蝉舞剑三个部分组成。这个舞蹈,既遵循了传统,又植入了现代元素,再现了东汉时期的社会图景,具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和艺术表现力。

为了编演好这个舞,杨渊媛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也曾多次去木芝村、顿村貂蝉故园等地寻找感觉,领悟内心,并且还登门向戏曲界老前辈请教,以求能准确把握貂蝉这个人物,并刻画其内心世界。随着认识的不断升华,她对剧本进行了多次修改,最后才满意定稿。

笔者问起她,倾情演绎的貂蝉舞,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喜爱时,她说:“这个舞蹈能被观众接受,与我们团队共同努力,从编、导、演都亲力亲为是分不开的。编导和表演其实是两回事,虽然是在一个剧目里,站在一个表演者的角度时,需要的是角色的眼光;做导演的时候,需要站在全局,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既当编导又做演员,有有利的一面。在导演时,可以借助貂蝉的眼光,去看待整个舞蹈氛围;在演戏时,又可以清楚舞台效果如何把控,两者有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舞者杨渊媛 图片由忻州古城锦瑟汉服自拍馆提供

前些年,荧屏上著名演员陈红、陈好、宁静等扮演的貂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由杨渊媛饰演的舞者貂蝉,更有一股灵动可爱的样子,她为观众塑造出了别样的貂蝉,让人耳目一新。截至目前,杨渊媛和她的团队已在忻州古城演出近200场次。

杨渊媛认为,舞蹈是用形体表达美的艺术,所以舞者不但要在练功房里下功夫,更要走进生活脚踩大地,找到作品的原型和情感内核,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而塑造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忻府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貂蝉文艺之乡”。近年来,忻府区高度重视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和民间文艺发展规划,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貂蝉是忻州的女儿,杨渊媛寄语年轻人:希望大家多关注历史剧目,有条件的欢迎参与互动演出,这样既能了解、熟悉地方文化,更能激发起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张六金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