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时间和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把单独的个体整合成为一个集体,在集体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利用团队的力量克服个体短板,那么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一定会获得长足发展。‘抱团取暖’是我一直坚持和探索的管理模式。”杨淑荣留学归国后,先后在原平市两家企业重要管理岗位任职,她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勤俭自律的做人原则、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收获了自己的事业、荣誉以及口碑。
整合优质资源 凝聚发展合力
杨淑荣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需要,摸索出了一套极具个人特色的管理模式,她整合当地工业资源,将中小型工厂聚合在一起,完善产业链,致力于打造集生产、销售、维修于一体的现代化制造业集群体系,在近十年的不断努力中,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在积累了诸多经验后,2006年,她创立了山西冠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该公司注册资金6636万元,占地6.2万平方米,是一家以再制造+智能化改造煤矿智能化综采支护设备及输送设备的专业厂家。
该公司的工厂内可谓是群英荟萃,制造业各领域的能手在这里尽情地发挥自身优势,因为有杨淑荣的支持,他们可以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里深耕、推陈出新,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该公司主营矿用带式输送机以及部件制造、液压支架大修以及智能化改造、液压油缸制造、维修以及再制造;还有转载机、刮板机、破碎机、掘进机、采煤机、减速机、乳化液泵站等设备的维修。近年来,在杨淑荣的带领下,该公司在液压油缸、液压支架以及带式输送机制造、维修等方面实现了全套工艺流程,拥有高端组合式密封加工线、全自动镀铬生产线、全自动镀锌生产线等。
杨淑荣深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门心思扑在研发创新上,带领企业在创新发展道路上越走越稳。“我们要乘着转型发展的东风,将传统制造业向着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杨淑荣坚定地说。2012年,山西冠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延续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先后获得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山西省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西省众创空间等荣誉称号。公司的荣誉都是杨淑荣和她的团队多年奋斗得来的。
勇于突破自我 攀登科创高峰
“一路走来并不会觉得很辛苦,我热爱工程行业,不管遇到任何问题,我都会毫不犹豫迎难而上。常常让自己保持疑问和探索的热情,尽可能充实自己,不断突破自己的知识边界和探索领域。”杨淑荣说。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杨淑荣创建了“省级杨淑荣职工创新工作室”和“省级众创空间”,带动了当地其他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截至目前,“杨淑荣职工创新工作室”累计研发4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成果转化率高达80%以上,特别是该公司近年来的主导科研方向“再制造”项目中的无损缩缸系统,已通过山西省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省级众创空间”通过推进科技研发转化、企业安全培训、企业财务培训、资源共享、融资帮助等,已经为25家企业和35人提供了创业创新基地,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始终相信学习的力量。当初我没有任何技术功底,为了更快地学习,我天天待在厂子里,了解各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运行原理,向同事请教相关技术问题,现在,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研发能力,获得了工程师职称。”杨淑荣热爱学习,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一系列的荣誉见证了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她先后三次获得忻州市科技进步奖,入选忻州市杰出乡土人才库和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库,获得全省“五小”竞赛二等奖、原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忻州市“转型发展好青年”“最美女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杨淑荣积极为企业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在初期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和职工书屋时,她自掏腰包,用于设备、工具的采购以及人员激励奖金的发放等。作为企业的带头人,她多次提议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深植于日常工作生活,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我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而且我从不给自己设限,我会始终保持前进的勇气,不断突破自我,用科技创新为企业产品插上智能化翅膀。”杨淑荣说。(记者 王阳)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