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州人>>正文
反哺家乡是最大心愿
——忻州籍文化学者米广弘小记
2021年07月09日 10时28分   忻州晚报

2021年7月1日,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庄严秀丽的天安门广场上,百响礼炮响彻云霄,三军仪仗队步履铿锵,战机编队呼啸长空,青少年合唱团纵情高歌……在这场盛大庆典中,有一位忻州青年参加并目睹了大会盛况。

此外,在《伟大征程》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九三大阅兵、博鳌亚洲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国庆招待会等各类国家级重大活动上,都有过他的身影。

他叫米广弘,一名文化学者、统战理论研究员,《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大学期间主持过山西卫视、黄河电视台等卫视节目,担任过《芈月传》《如懿传》等影视剧顾问。作品有歌曲《我们的歌谣》、小说《傲视遮天》、专著《人生如花正灿烂》《文化全景——品最美中国》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多重身份、多种角色,源于米广弘对读书写作的热爱。在学生时代,学校旁边的几家书店俨然成了他的“学习园地”,有事没事就爱去“泡”一会儿,外文书店、黄河书店、坞城书院、得一文化广场……省城太原一个个“文化广角”至今都深深地印刻在米广弘的青春记忆里。时至今日,每到一个城市,寻找书店成了他的一大爱好,从南京的先锋书店、上海的思南书局,到广州购书中心以及北京的中华书局、西单图书大厦、单向街等,都留下了他或匆匆或悠闲的足迹。

在高中,米广弘是忻州一中的笔杆子,辩论会、文艺活动他都是骨干,他的文章经常被当作范文传阅,一有机会他就在班级里和文学爱好者交流写作心得。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参加高考,他的作文获得了满分。进入大学后,学习之余,米广弘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文学创作,四年里,他的4部文集《梦舸》《我的青春我做主》《一个人的舞台》《青春的演绎》相继出版。

米广弘1985年出生于忻府区,是家中老大,硕士毕业后考入中央统战部,虽远离故土,但无法挣脱的情感羁绊还是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2021年5月3日,我市举行“爱家乡、兴故里”建设美丽忻州恳谈会,米广弘作为在相关行业领域成就斐然的忻中校友出席活动。会上,他畅叙乡情,为忻州发展提出了良好建议。他告诉记者,他的父母是山西省首批民营企业家,在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岁月里,他深感老两口对忻州这片故土爱得深沉,矢志不渝。受父母影响,他始终关注着家乡发展,渴望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忻州建设多做贡献。

米广弘有一颗赤子之心,他用细腻而质朴的笔触,毫不吝啬地表达着对桑梓故土的热爱与眷恋。在他看来,忻州日新月异的变化,太值得宣传了。

2020年9月10日,山西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在忻州隆重举办,活动期间,米广弘专访了来忻的杨澜、王立群、蒙曼等文化名人,通过名人效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向全国乃至世界推介了忻州。米广弘坦言,最美家乡秀,万里故土情。在讲好忻州故事方面,他通过各大主流媒体将忻州的风土人情和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展示、宣传出去。现在,作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宣传大使,新的身份让米广弘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表示会竭尽全力为家乡代言。

米广弘告诉记者,现在的忻州更渴求人才,也更想成就人才。要激发更多优秀忻州籍人士反哺故乡,建设家乡,凝聚起强大合力。谈到未来计划时,米广弘满是力量,表示要撰写大稿、专稿、特稿,用大手笔深耕忻州,打开境外宣传渠道。继续推进北路梆子戏歌《忻州古城吟》《我爱你忻州》等。同时还要利用好自己2022北京冬奥会“特约作者”以及电视节目“时事评论员”等身份,持之以恒为家乡鼓与呼。 (本报记者 张 晔)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