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瓜果飘香的季节。日前,记者来到忻府区解原乡土陵桥村采访“忻州瓜王”侯学光,在甜瓜大棚前,他一连接了好几个电话:“实在不好意思,今天采摘的甜瓜都销售完了,您想要得提前预约。”
侯学光,1981年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土陵桥村,自幼与父相依为命。年轻时,他曾在河北、太原等地打工,闯荡了五六年后,2001年,他回到老家,开始在村南头那一亩水浇地上种植甘蔗。然而连续两年他都失败了,有人就编了顺口溜“学光种地瞎胡混,北方想把甘蔗种”。
种甘蔗虽然失败了,但套种的香瓜让他看到了曙光。随后,棚里种的香瓜让他大获丰收,到市场上卖瓜,当地人都不相信这么早就有本地瓜,篓里的瓜被一抢而空。
有一年,棚里有了红蜘蛛,看着拳头大的瓜烂在地里,侯学光心疼不已。妻子和父亲都劝他降价处理,但他却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口碑很重要,品质不好的瓜宁可在自家地里放着也不能流向市场。当年,一棚瓜2万元的收入就这样泡汤了。
活到老,学到老。侯学光经常到书店买书学习种瓜技术,还主动请香瓜专家来地头指导。2004年,忻府区举办瓜王赛,侯学光的香瓜在50多个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特等奖。此后,侯学光又探索种植了大棚秋延后香瓜,使当地人在11月份仍然可以吃到脆嫩可口的香瓜。有人又编了顺口溜“学光种地有办法,抱住火炉吃香瓜”。这项独创的技术填补了忻州香瓜种植的空白。2010年,光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立,他的种植园被确定为国家香瓜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基地。
这些年,侯学光根据当地条件,先后进行了香瓜、草莓、生姜、葡萄、红薯、土豆等新品种的试种、示范和推广工作,成为周边农民的科学种田创新示范榜样。
谋在于众,断在于独。侯学光逐渐认识到,职业农民除了要当种田好手,还要懂管理、会经营。于是,他在葡萄大棚里培育果蔬种苗,计划用两三年时间,将原有的4座5亩大的大棚发展成为果蔬采摘区,并将村里的妇女们组织起来发展农家乐,让城里人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
2016年4月,侯学光入选忻州市杰出乡土人才库;2016年7月获忻州市科学技术奖;2017年3月被评为“2016年度忻州市职工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三等奖”;2017年5月获忻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6月,获国家甜瓜标准化种植优秀示范户;2018年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2019年荣获共青团忻州市委“向上向善好青年”。
目前,光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规划面积400亩,划分了葡萄采摘区、草莓采摘区、甜瓜采摘区、蔬菜采摘区、农产品展示销售区、农机农产品库区、农产品初加工区、办公区、餐饮休闲区和停车区等。园内现有温室大棚2万平米,分为智能化育苗区、水肥一体科技种植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区和节水农业示范区等。园区地处忻府区西北部,距市区8公里,忻奇公路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较强。同时,园区所处地形地貌属平地向丘陵过渡地带,海拔高870米,土层厚,土壤肥沃,物理性能和排水性能良好。这里年降雨量在416毫米左右,雨量较集中,水资源丰富,田间建有蓄水池,铺设滴灌实施,种植瓜果蔬菜基础设施条件好。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温和,忻府区年平均气温8.6℃,年日照时数在1914到2797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67.1天。特别是园区及周边农田没有污染源,水源干净,空气新鲜。光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土壤、水质、大气、气温等非常适宜蔬菜瓜果栽培,是忻州市蔬菜瓜果生产的优势产区。
除此之外,园区在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瓜菜技术,通过长期实践,菜农已掌握了以甜瓜、土豆、西红柿等为主的常规瓜菜种植和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技能。园区还与市区农业农村局、忻州市蔬菜瓜果协会等多家涉农技术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可多方面获得生产技术和市场销售方面的支持。该园区是距忻州市区最近的蔬菜生产供应地之一,是忻州市蔬菜批发市场和瓜果批发市场重要的供应基地之一。
近年来,忻州市、区、乡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农业产业调整需要,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抓好蔬菜基地建设,带动全市标准化蔬菜生产,使蔬菜生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园区经过几年发展已成为市、区的产业龙头,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侯学光为园区制定了发展目标,他计划在两年内将示范园区建成忻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基地、农业旅游观光基地,建成忻州市规模较大的集瓜菜生产、产品加工、网络销售、休闲旅游、观赏采摘、自助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使其成为忻府区乃至忻州市规模最大的采摘观光园区,力争进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行列。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