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完成了第六轮次夏季监督帮扶工作。监督帮扶在线推送的我市企业10家,我市自查的新增企业数5家。目前已全部完成15家企业现场核查,共发现问题69个,其中重点问题21个,常规问题48个;已完成整改54个,正在整改15个,并对发现的问题全部上传强化定点帮扶APP。我市推进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夏季监督帮扶工作在全省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
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夏季监督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全市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打赢蓝天保卫战,市生态环境局对标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污染专项治理要求,扎实开展了第六轮次夏季监督帮扶工作。
——组成专班开展核查。省厅晋环函〔2022〕682号文件下发后,我局迅速安排部署,组织成立了由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任组长,执法队、大气科、监控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级夏季监督帮扶工作专班,对在线推送和自查新增问题统一开展现场核查、逐日进行集体会商,严把核查关、查处关、报送关,切实推动问题得到精准发现和依法查处。
——联合执法强化配合。结合“利剑斩污”专项行动,我局主动与“利剑斩污”赴忻交叉检查组工作对接,联合打击自动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等严重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强化与市直相关部门联动执法,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对进入城区柴油货车开展尾气监测,对超标车辆按规定进行处罚,确保尾气达标排放,做到绿色运输;积极协调环卫部门做好路面洒水降温作业工作,减轻因路面高温造成臭氧浓度升高;会同市住建局、城管局对城区建筑工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督导27家企业按照建筑施工“六个百分百”完成整治。
——重点问题领导牵头。针对在线推送的焦化、化工行业企业和高值区域等重点的问题,实行了市执法队队长牵头督办机制。如,带队对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7个问题持续跟进、强化督导确保整改到位;对繁峙县滨河小学等“冒泡”站点排查整改工作亲自部署、亲自推动,2022年1月至7月,繁峙县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七,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优化方式提升效能。针对臭氧污染特点,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剖析“病灶”,充分利用走航监测车、第三方监测力量、在线监控设备、PID和FID检测仪等执法辅助设备,对在线推送和自查新增问题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同时,结合企业排污许可,对执证企业排污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环境管理台账是否规范、自行监测是否按频次开展、排污口设置是否规范建设等重点内容进行逐条逐项检查,力求问题排查做到精细、精准。
——重点区域市级帮扶。针对排查发现存在环境问题较多的企业、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恶化的站点,我局及时组织杭州谱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雷切卡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专业技术人员对3家焦化企业、6家油库开展专项帮扶指导,帮助基层精准朔源、科学整改、长效巩固,共同推进夏季监督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取得成效。
——压实责任强化督导。通过召开夏季监督帮扶工作推进会议,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对各县(市、区)和职能部门的督导力度。6月至8月,我市针对臭氧污染管控启动了4次重污染调度令,针对露天烧烤管控向忻府区政府和市城管局各下达2次督办通知,针对扬尘污染管控给神池县政府和市住建局各下达1次督办通知。同时,坚持按周对各县(市、区)扬尘治理和夏季臭氧治理工作情况进行调度、通报。建立健全对环境问题整改缓慢、工作滞后的企业单位公开约谈、通报批评、依法加大处罚力度等制度,8月11日,我局对代县、繁峙县5家球团企业在线数据异常情况进行了公开约谈。
——宣传报道营造氛围。积极报送“工作简报”、“一图一故事”、“监督帮扶工作情况”等48篇工作信息,及时反映监督帮扶工作动态和执法人员工作面貌。依托忻州日报、忻州广播电视台和我局“一网双微”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监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提高监督帮扶工作影响力和感染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和“利剑斩污”专项行动,进一步扩大监督帮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发现问题与整改落实并重”,“行政处罚与精准帮扶同步推进”,精准发力、科学治污,确保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张剑雄)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