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神池县纪委监委通过“三项举措”,强化对基层党组织和“一肩挑”人员的监督,不断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作用。
突出纪法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加强考核管理,督促乡镇党委、政府健全考核制度,完善考核细则,指导乡镇纪委梳理常规性、普遍性问题,形成负面清单,规范“一肩挑”书记履职红线。强化教育警示,组织书记常态化开展党史知识、纪法知识学习,增强为民服务的情怀,筑牢勤政为民的思想根基。要关心关爱,及时了解、掌握“一肩挑”书记的思想、工作状况,重视其提出的问题建议,认真研究、妥善解决。
完善监督体系,加强权力制约。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通过公开栏进行公示,让群众知晓办事流程。通过组织培训学习,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及时明确监督职责和具体内容,及时了解掌握村民监督委员会和“一肩挑”书记的履职情况。通过网络、视频等平台加强法治宣传,用好村民代表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使“两委”的工作真正置于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加强监督查处,形成高压态势。制定“一肩挑”书记年度监督计划,对“一肩挑”书记违纪违法相关问题线索快查快结,加强案件查办力度;涉及“一肩挑”书记重大腐败问题线索的,由县纪委监委提级办理;对风险隐患村和需要重点关注的村实施定点单列直接巡和突出重点联动巡的方式进行巡察;协调推动审计部门对“一肩挑”书记开展离任经济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纠纷严重的进行重点审计。 (本报通讯员)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