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频道>>综合>>正文
新“现身”两颗小行星表面85%是贵金属
2021年10月27日 10时13分   新华网

据美国《福布斯》网站近日报道,科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位于夏威夷的红外望远镜设施,发现了两颗富含金属的近地小行星(NEA)1986 DA和2016 ED。他们的分析指出,这两颗行星表面的金属含量超过85%,其中一颗铁、镍和钴的储量超过地球上这些金属的储量。该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行星科学杂志》。

“16 普赛克”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富含金属的天体,距地球约3.7亿公里,宽约226公里,可能由铁和镍组成。1986 DA和2016 ED跟“16 普赛克”一样,是天体在形成行星过程中留下的内核,但这两者的宽度仅几公里,不过,至关重要的是,它们比“16 普赛克”离地球更近,所以是更好的太空采矿目的地。

最新研究主要作者、亚利桑那州行星科学研究所的胡安·桑切斯说:“我们的分析表明,这两个近地天体的表面都含有85%的金属,如铁和镍以及15%的硅酸盐物质。而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1986 DA上铁、镍和钴等金属的储量可能超过这些金属在地球上的储量。”

“16 普赛克”目前在太空采矿领域正“当红”。NASA计划2022年发射“普赛克”探测器,前往“16 普赛克”这颗金属小行星,绕其轨道运行并记录相关情况。据悉,探测器将于2026年抵达目的地——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刘霞)

(责任编辑:蔡文斌)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