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代县突出党组织和党员两大主体,各乡镇在带头人队伍、阵地建设、党组织引领等方面持续用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全乡“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深化理论思想,增强“源动力”。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学习计划,利用集中学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以及“学习强国”“三晋先锋”等信息化学习平台,解决政治理论学习不自觉、不系统、不深入和行动跟不上的问题。
筑牢组织体系,提升“战斗力”。乡镇紧紧围绕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这一主线,建立了党委统筹牵头抓、党建办全面落实抓、党支部具体抓的“三级包抓”责任体系和党委委员“联系指导”制度,同时,成立党建工作督促指导工作组,深入各村,督促党组织严格按照程序,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各支部按照“一簿两盒三册四记录”党建清单要求,完成了各类资料的规范整理归档。同时拓展“党建+”模式,探索建立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大局、引领经济发展、深化社会治理等工作机制,通过党组织引领、党员干部示范,完善修订村规民约,不断探索升级基层民主形式,加快构建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村事民议、村事民治”基层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核心作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提升行动,促进“厕所革命”、抗震房改造、农村大棚房整治、安全生产大排查等重点工作强力推进。
优化带头人队伍,增强“引擎力”。持续强化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两委”班子整体结构得到了全面优化。村“两委”班子开展了任职培训,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对新任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对一帮带,促进村干部履职尽责和作用发挥。同时,强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退伍军人、未就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中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为进一步建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储备了坚实力量。(刘 帅)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