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保德县为激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新活力,通过“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同创共建”等方式,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是网格化管理,在党史学习教育上下功夫。通过网格化管理推进“两新”组织主题教育,以11个社区为单位划分网格,将管辖范围内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涵盖其中,开展支部共建、联合开展现场教学,建立学习“资料库”、名家“师资库”、服务“项目库”,着力解决“两新”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缺资料、缺师资、缺载体等问题,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强化指导水平,在组织建设上下功夫。选派6名“素质强、懂业务”的党建指导员,为全县“两新”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力量,确保了“两个覆盖”工作落地落实,负责协调和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通过走进企业,与党员干部、党员面对面座谈交流,指导“两新”组织党员发展、“三会一课”开展、活动阵地建设、“保德党建”运用等工作走向规范化。
三是开通“微课堂”,在学习交流上下功夫。建立网上支部“微课堂”,将学习内容、党务公开事项、支部活动情况等内容发布到学习强国、微信群等新媒体上,把党建工作从现实空间拓展到网络空间,通过“网上组织生活”这一新颖的形式,在网络上打造了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组织生活平台,有效克服了“两新”组织学习交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性。
四是架起“连心桥”,在拓展党建发展空间上下功夫。着力打造示范标准阵地,根据农业、旅游、教育等行业特色,分门别类打造“两新”党组织示范阵地,带动全县各领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标准化,并及时做好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全县61家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20家社会组织,立足“两新”组织发展和脱贫帮扶需要,加强对“两新”组织内部党员队伍及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两新”组织自身优势,为全县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刘 霞)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