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2014专题>>扶贫攻坚>>正文
一位残疾人的垦荒播绿梦
2018年06月30日 11时03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孟夏的一天,阳光灿烂,绿柳依依。笔者慕名来到中阳乡上封村,采访一位残疾在身的垦荒圆梦人——陈召文。窗玻璃前那块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光荣之家”牌向我们叙述了他参军6年并赴“援老抗美”作战前线2年的光荣经历。

18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陈召文,在解放军这座大熔炉中经历锤炼,茁壮成长。退伍回村后仍然保持着一种军人作风,决意要在农村这块广阔天地里倾心耕耘,创出一番事业来。在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的1986年,他被乡亲们推选为村委主任。任职期间的1987年,他扛起了土地开发的大旗。面对没有国家一分钱投资的困难,他在党支部支持下,带领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在东湾地段打响了治理200亩盐碱滩的战斗。召文力扛重任,雇用子干乡子干村砖厂的推土机,以只付油费和驾驶人员吃饭的低廉代价摆开了机械作业的治理战场,开发竣工后承包给村民种上水稻,用土地承包费还了治理的债务。一战获胜后又一鼓作气,分别在1988年和1990年打胜了二战小会地100亩、三战西湾100亩的盐碱地开发治理战役,县水利部门又帮助打成四眼深井,都种植了水稻,从而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实力。这种自力更生治理盐碱地的行动,受到了县里土地部门领导的称赞。

2006年8月,陈召文在一次施工中不幸被倒塌的墙体砸伤,肋骨、胸骨、左腓骨、左下肢骨折,大脑与右肺也造成挫伤,入住省城医院动了大手术。虽经大夫数次精心手术治疗,创了同类伤害的治疗奇迹,仍被鉴定为7级伤残,残疾证上为肢体三级残疾。面对这场严重的打击,陈召文没有倒下。他常常想,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应该永远保持一种党性和军人的骨气!

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陈召文跟妻子、儿子说:咱不能总是坐着吃闲饭吧。2013年春天,他拄着拐棍在村外的路旁和河滩边遛达,看到几处空旷地段还能整理出田地,于是就跟时任村委主要干部商量开荒造地,干部们十分支持,并为他写了一个条子,同意他在不影响集体和村民个人利益的同时开垦治理荒滩荒坡,谁开发谁受益,并加盖了村委会公章。有“垦荒夙愿”垫底,加上这个条子壮胆,陈召文就拄着拐杖,扛起锹镢奔向荒滩,立志要圆他的垦荒播绿创业梦。

在村西北面的大口井旁,有片深沟渠傍着高土丘的地方,成为他的第一个造地目标。挖高丘、填深渠,拐杖相伴的一个残疾人用锹头要搞大填大挖的土方工程谈何容易!他却说,愚公能移走一座山,咱就垫不平这块一分大的地方!他一天接一天地挖呀垫呀,流淌着汗水、伴随着疲累一直干了7天,硬是用一张锹动了足有40多立方米土才算“竣工”。召文在整平的土地上播下了绿色的希望。前些年他又修订种植计划,在周围种上了15株杨树,中间种上玉米,为大口井旁增添了田园一景。

后沙沟是他垦荒造地的主战场,这里原来是一片沙石遍地的荒河滩。他想“太可惜了”,就一方面动用装载机大挖大垫,又联系汽车从峙峪的工地上拉回土来垫,一方面从旁边荒土丘上挖土整滩。这样双管齐下,先后投入30000余元,历时3载,建成5亩平整如镜的耕地。后来又在河槽上游开垦了可浇水的5亩荒地,扩大了垦荒面积。召文着眼生态播绿,奋战数年种上了1000多株山桃树、100多株杏树和200多株核桃树。他又浇水、又护根,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并在较宽的树行间种植玉米等作物,眼下已是一片葱绿。以后他还要在杏树上嫁接优种仁用杏,并补栽树株,还在北面靠高坝的复垦土地边缘带试种花椒树,将描绘出一幅复合果园、花红果硕的“绿色丰收图”。(贾宣生)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