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025山西非遗好物发布计划暨山西非遗消费季(夏季)成果展示活动在大同市北魏文化园举行,太原苏氏琉璃、晋祠桂花元宵、定坤丹、浮山剪纸,以及文创类结艺胸针系列等65种非遗产品入选,全力打造“山西非遗好物”,引领非遗消费新风尚。
近几年,人们对于非遗越来越熟悉,对于非遗相关产品越来越认同。山西作为非遗大省,此次非遗消费季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模式,构建非遗保护传承与利用的良性循环,既打造了“山西非遗好物”,也提供了非遗创新发展新模式。
非遗好物,工艺要好。每一件好的非遗产品都是历史和手艺的传承,凝聚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经年累月的技艺打磨与匠心沉淀。非遗好物以工艺之美、匠心独运取胜,既要根植于非遗技艺的血脉,又要经得起多重维度的品质考量;不仅离不开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保护,还要不断推出合理运用非遗元素、纹样创作生产的文创产品。
非遗好物,寓意要好。非遗产品言必有意、意必吉瑞,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非遗好物更应自带时光滤镜,能够承载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对传统习俗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表达呼应当代生活。比如香包,香草为佩,裹香而来,不仅源自古人对自然的敬畏,更承载着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与祈愿。
非遗好物,好在好看。如今,人们到乡村旅游,不仅想在绿水青山中走一走,还越来越希望感受独特的乡土文化。广袤乡村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成为乡村旅游的全新吸引力。让好看的非遗好物走入茶馆、传习所、民宿、酒店、书店、商业综合体,需要在设计上越来越符合现代审美,既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非遗系统性保护与文旅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非遗好物,好在好用。要把“用得上”作为非遗文创的重要考量,以此吸引消费者关注和购买,同时也可避免闲置。好用的非遗好物,正因为自然地融入了新的使用场景,既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相结合,又追求天然环保、契合绿色消费趋势,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
非遗好物,好在好玩。非遗越来越会“玩”了,这从我们常见的“茶馆+非遗”“书店+非遗”“商场+非遗”点缀日常生活,特别是“非遗+游戏”打破圈层,轻松圈粉年轻群体就可看出。好玩的非遗好物,既可以是乡村振兴的法宝,也能成为传递文化的使者,中外游客都有爱上它的理由。
非遗好物,好在好吃。“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孕育出了丰富多彩、令人垂涎欲滴的面食文化,多达280余种的面食种类,堪称中国面食的“博物馆”。打造好吃的“山西非遗好物”,需要充分挖掘利用我省各地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资源,加大非遗产品开发力度,创新非遗多元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非遗好物好看、好吃、好玩、好用,既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也能体现代表性传承人和创作者的深厚文化内涵与精湛制作工艺。充分焕发三晋文化的时代光彩,“山西非遗好物”将大批涌现,也一定能够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徐补生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