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杜绝“微浪费”是件大事
2025年08月01日 10时09分   北京日报

“开短会不上矿泉水,会场未饮完的矿泉水一律带走”“党员徽章个人保管好,遗失自行购买”“建立办公用笔登记制度”……近期,多地党政机关出台反对“微浪费”相关规定,引发舆论关注。

放眼望去,党政机关中习焉不察的“微浪费”有不少——人下班灯不灭、夏季空调温度过低、打印材料字大单面等均有一定普遍性。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小节,却绝非微不足道。所谓积少成多,细小的浪费,乘以较大的频次,结果可能相当惊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党政机关理当带头厉行节俭、物尽其用。

“不虑于微,始贻于大;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剑指“微浪费”,出台可操作的具体规定,很有必要。往深里看,这些不起眼的“微浪费”之中,也可能潜藏着一些不良思想病灶,比如,反正用公家资源,大手大脚也不心疼。而作风口子往往都是从小处撕开并越裂越大,长此以往,任“微浪费”愈演愈烈,后续便可能是奢靡之风。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更是事关“修身”“兴业”的大事。眼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良好成效。这场深刻的作风变革,彰显的正是“作于精而成于细”的道理:从具体问题抓起,从身边小事查起,从“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等不正之风整治起,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才能切实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风建设必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杜绝“微浪费”,从一餐饭、一瓶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感悟厉行节俭、艰苦朴素的品德,践行严于律己、行有所止的规范,争做勤俭节约的标杆,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优良作风就能更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成由节俭败由奢,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中国仍是多项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小节之中见党性,细微之处见真章,党政机关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进而在全社会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价值导向,善莫大焉。 (杜梨)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