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为释放消费潜力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2025年06月30日 10时25分   忻州日报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经济仍处于转型进程中,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地位愈发凸显。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19项具体举措构建起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为释放消费潜力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其中,信贷支持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同步发力,为消费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撑,居民消费融资便利度明显上升。下一步又将如何发力?

首先,靶向直击,服务消费补短板。提振消费的核心在于打通“收入——供给——需求”的循环链条。当前,我国商品消费已日臻成熟。2024年,我国商品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与美国相当,但服务消费占比仅18%,与发达国家40%以上的水平差距明显。此外,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需求亟待金融工具精准对接。对此,央行通过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引导金融机构为养老等服务领域精准“输血”,激励企业扩大投资、提升服务能级。针对县域物流滞后、适老设施不足等基础设施短板,创新金融产品期限设计,推动消费供给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这种“靶向直击”式的设计,既呼应了居民对高品质服务的迫切需求,也为金融机构开辟了新的业务蓝海。

其次,全方位赋能,金融供给扩渠道。消费市场是多元的,也要求金融支持应形成“组合拳”。《意见》构建起覆盖信贷、债券、股权的多元化融资体系:在信贷端,要求银行健全专业团队,加大首贷、信用贷等支持;在资本市场端,支持服务消费企业发行债券、科创企业对接债券市场,同时鼓励对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这既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也为居民消费提供了更丰富的金融工具。

最后,夯实信心,消费能力“强根基”。提振消费,根本在于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意见》深刻把握这一逻辑,将增强消费能力作为政策基石,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就业、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增加财产性收入,从源头提升消费底气;优化养老、健康保险保障,解除居民后顾之忧。这种“授人以渔”的思路,相较于短期刺激更具有可持续性,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优质的消费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土壤”。《意见》从支付服务、信用体系、权益保护三个维度筑牢消费生态根基:优化消费支付服务,让居民消费更便捷;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降低金融机构风控成本;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解决“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这种对消费生态的系统性优化,看似“软支撑”,实则是释放消费潜力的“硬保障”。

总体来看,《意见》勾勒出下一步金融支持消费再升级的路线图,将进一步激活消费潜能。政策落地还需在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与落实结构性支持之间把握平衡,需要优化二次分配、加强财政支持、完善社会保障等多领域的协同配合。此外,金融机构要从“规模依赖”“低价竞争”转向“下沉服务”“挖掘客户”“做大蛋糕”,国内消费市场才会更具韧性。

(据《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