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的寓言本为颂扬智慧与正义,用“神笔”点出奇迹,为身边人带来幸福。但随着形式主义与浮躁作风的影响,却被异化为“妙笔生花”的浮夸表演,汇报材料数据注水、场景摆拍、成果包装等乱象频现。这种虚构成绩的“造景术”,若任其滋长,不仅会掩盖真正的民生问题而得不到解决,更会损害基层事业的发展根基。

“神笔马良式”亮成绩的滋生,一方面是部分基层干部在功利主义侵蚀下,把“会干不如会写,实干不如巧说”奉为准则,热衷于“材料美化”“概念创新”,导致“宣传展板”与“现实图景”形成巨大反差,掩盖真正的问题,被美化的“成绩单”无法兑现民生承诺,逐步透支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干部平时不作为,把“造景造得好”等同“工作干得好”,每次接受考核检查,都是临时“抱佛脚”,下足功夫规划好迎检路线,把“短期成效”“速成盆景”摆放在沿途,遮掩“短板弱项”,这样把大部分精力投向造景捷径,容易助长投机取巧之风,消解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造景者”得利、“实干家”吃亏的错误氛围。
根治“神笔马良式”虚功,要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破除“投机取巧”之风,将“群众口碑”“发展质量”“长远效益”纳入考核核心指标,建立重大决策、项目实施终身制,倒逼干部履职尽责,敬畏“历史检验”。同时,将考核监督制度再完善,阶段性比对上报数据与工作实况,多元化引入第三方评估、群众满意度调查等评价机制,拓宽监督反馈渠道,营造清明的干事创业氛围,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阳光晾晒”、每一项政策都扛得住“民心标尺”,“神笔”制造的幻影也会随之消散。(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陶春霖)
(责任编辑:梁艳)